39健康

隔姜灸为什么不能用鲜姜

一般情况下,隔姜灸之所以不能用鲜姜,是因为鲜姜的刺激性比较强,使用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上火的症状。

姜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鱼蟹毒的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脾胃寒症、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等病症。而隔姜灸是指在姜泥中间放置艾柱,通过姜的热力将艾柱与皮肤接触,从而达到温通经络、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作用。由于鲜姜的刺激性比较强,如果使用后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上火的症状,如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大便干结等。因此,一般不建议患者在隔姜灸时使用鲜姜。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人群都可以进行隔姜灸,阴虚内热、热性体质、皮肤破损等患者禁用。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隔姜灸,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出现不适症状,同时在进行隔姜灸后还要注意多喝水,有助于补充体内的水分,促进新陈代谢。

2023-09-07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隔姜灸烫伤怎么处理
隔姜灸烫伤后,应立即停止操作,然后进行伤口消毒、局部冷敷、使用皮肤保护剂和止痛药物。如果烫伤症状持续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立即停止:患者立即停止隔姜灸操作可避免烫伤进一步加重。患者在感觉到烫伤疼痛的瞬间,应迅速拿开姜片和艾炷,移至安全位置,停止艾灸行为,同时保持镇定,不要惊慌失措。 2.伤口消毒:患者对伤口消毒能减少细菌感染的几率。患者可先用生理性盐水冲洗烫伤处,去除伤口表面灰尘等杂质,然后用碘伏棉球从伤口中心向外周轻轻擦拭,每次擦拭面积可稍重叠。 3.局部冷敷:患者进行局部冷敷能够缓解烫伤带来的疼痛与肿胀。患者可把干净毛巾放入冷水中浸湿,稍微拧干后敷在烫伤部位,每次冷敷15分钟,每2小时重复一次,在冷敷期间,患者要注意观察皮肤,避免因冷敷过度造成冻伤。 4.使用皮肤保护剂:患者使用皮肤保护剂可以促进烫伤皮肤的修复。患者可选择烧伤药膏、磺胺嘧啶银乳膏、维生素E乳等,清洁双手后,取适量药物均匀涂抹在烫伤部位,涂抹时动作轻柔,防止刺激伤口。 5.止痛药物:患者使用止痛药物可有效减轻烫伤引起的疼痛感。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根据疼痛程度合理用药,注意不要超剂量服用。建议用40℃的温水送服。 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妆品或护肤品,并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在治疗过程中应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以免刺激伤口导致疼痛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