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性中药有很多,常见的有附子、干姜、肉桂、蒲公英、桑叶等。
1、附子
附子是常见的一种中药材,味辛、甘,性大热,归心、肾、脾经,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肢冷脉微、心阳不足、胸痹心痛、虚寒吐泻、阳痿宫冷等症状。对于阴虚阳亢、火热内盛的患者不建议服用。
2、干姜
干姜味辛,性热,归脾、胃、肺、心、肾经,具有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脾胃寒症、亡阳证、腹痛泄泻、寒饮喘咳等症状。对于阴虚内热、血热妄行的患者不建议服用。
3、肉桂
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肺,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肾阳不足、阳痿宫冷、腰膝冷痛、寒疝奔豚等症状。对于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的患者不建议服用。
4、蒲公英
蒲公英味苦、甘,性寒,归肝、胃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的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疔疮肿毒、乳痈内痈、热淋涩痛等症状。对于脾胃虚寒、胃炎以及湿热黄疸的患者不建议服用。
5、桑叶
桑叶味苦,性寒,归肺、肝经,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等功效,在临床上可以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肺热咳嗽等症状。对于阴虚发热、咳嗽痰少的患者不建议服用。
服用中药时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盲目用药。如果服药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