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体内有细菌做什么检查

体内有细菌一般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胸部X线检查、CT检查等检查。

1、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通常是对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进行检查,可以判断体内是否有细菌感染。

2、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查通常是对尿液中的白细胞、尿蛋白、尿葡萄糖、酮体、尿红细胞等进行检查,可以判断体内是否有细菌感染。

3、大便常规检查

大便常规检查通常是对大便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寄生虫卵、粪便隐血等进行检查,可以判断体内是否有细菌感染。

4、胸部X线检查

胸部X线检查通常是对胸部进行X线检查,可以判断体内是否有肺炎、肺结核等细菌感染的情况。

5、CT检查

CT检查是一种影像检查技术,可以用于检查胸部、腹部、盆腔等部位是否存在细菌感染的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细菌感染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3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怀疑体内有寄生虫做什么检查
怀疑体内有寄生虫可以进行血常规、粪便常规、寄生虫抗原检测、寄生虫核酸检测、寄生虫培养鉴定等检查。鉴于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严重健康问题,建议寻求专业医生帮助进行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1.血常规 通过观察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和分类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采集静脉血液样本,在无菌条件下离心分离后送检。 2.粪便常规 寄生虫可通过吞食进入人体,粪便常规可直接发现寄生虫卵或节片等特征性结构。收集新鲜粪便标本并送往实验室进行显微镜检查。 3.寄生虫抗原检测 寄生虫抗原检测是利用免疫学原理对寄生虫感染进行快速诊断的一种方法。通过ELISA法或金标试纸条检测样品中的寄生虫特异性抗原成分。 4.寄生虫核酸检测 寄生虫核酸扩增技术可以针对特定寄生虫基因片段进行定量分析,提高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采用RT-PCR或NAT技术从临床样品中提取寄生虫RNA分子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 5.寄生虫培养鉴定 寄生虫培养鉴定涉及将疑似感染样品置于适宜环境中以促进寄生生物生长,然后对其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进行评估。需遵循特定步骤处理样品,并在适当条件下孵育一定时间以评估是否出现寄生生物迹象。 以上各项检查均需要空腹进行,以免影响结果准确性。建议避免食用高脂肪食物及含铁量高的食物,如红肉,至少在抽血前12小时停止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