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手术切净后通常属于Ⅰ-Ⅳ级的肿瘤。因为脑胶质瘤是一种起源于神经上皮的颅内恶性肿瘤,按照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标准可分为4个等级。
1.Ⅰ级:主要包括毛细胞星形细胞瘤、黑色素瘤等,此类肿瘤由良性成分为主,生长缓慢且边界清楚,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少数可出现癫痫发作、感觉障碍等症状。此时通过显微镜下切除即可达到临床治愈的目的,并不需要进行扩大切除范围。
2.Ⅱ级:主要包括星型细胞瘤和少枝胶质细胞瘤,其中星型细胞瘤为低度恶性的肿瘤,而少枝胶质细胞瘤则属于中度恶性的肿瘤,一般情况下均可以通过显微镜下切除术治疗,术后预后较好,患者的生存期较长。
3.Ⅲ级:主要包括间变性星形细胞瘤、混合性星形细胞瘤以及少突胶质细胞瘤,由于其具有一定的侵袭性和浸润性,所以手术难度较大,需要在显微镜下将病灶完全切除或者做到近于全切,才能使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
4.Ⅳ级:主要包括星形细胞瘤、少枝胶质细胞瘤、褐黄斑瘤样星形细胞瘤、淋巴瘤、神经母细胞瘤等,此类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容易发生扩散和转移的情况,而且对放疗和化疗不敏感,因此单纯依靠手术无法彻底根治,还需要结合放疗、化疗等方式辅助治疗。
5.Ⅴ级:主要包括脑膜瘤、垂体瘤、胆脂瘤等,对于体积较小的Ⅴ级肿瘤而言,也可以采取放射治疗的方式改善,但如果肿瘤体积比较大,则建议及时进行开颅肿瘤切除术治疗。
当确诊为脑胶质瘤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积极配合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另外,建议患者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疾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