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循环系统,为什么说主动脉是阻力血管

循环系统是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组成,主要起到输送血液、保持血压稳定、调节心脏跳动频率等作用。主动脉是阻力血管,主要是由心脏发出,供应全身各个脏器的血液和养分。

1、输送血液

心脏收缩时,大动脉会扩张,血液会从心脏射入主动脉中,在主动脉中流动的是富含氧气的血液,富含营养的血液会从主动脉流向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维持人体的正常运作。

2、保持血压稳定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主动脉是一个弹性的管状器官,当心脏收缩时,主动脉会扩张,血液会从心脏射入主动脉中,在主动脉中流动的是富含氧气的血液,富含养分的血液会从主动脉流向全身各个脏器和组织,维持人体的正常运作。

3、调节心脏跳动频率

心脏跳动频率是指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也叫安静心率,正常成年人安静心率为60~100次/分。如果安静心率超过100次/分,称为心动过速,如果安静心率低于60次/分,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都是异常的情况,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4、调节神经体液组织

神经体液组织是指人体的各种腺体、血管以及结缔组织等,可以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机体的各个器官以及组织的代谢和功能。如交感神经可以使人体的心跳加快、呼吸加快、汗腺分泌增加、瞳孔散大等;而副交感神经则可以使人体的心跳减慢、呼吸变慢、汗腺分泌减少等。

5、内分泌调节

内分泌系统是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可以参与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胰岛素等,还可以参与机体的代谢以及能量转化等。如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骨骼、脑和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肾上腺素可以维持肌肉的紧张度;胰岛素可以促进糖原、脂肪和蛋白质的合成以及糖代谢;而胰岛素还可以促进脂肪、蛋白质和糖原的合成等。

此外,建议患者平时保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保持情绪的稳定。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2023-09-1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循环系统衰竭症状
循环系统衰竭的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疲劳、水肿和尿量减少,这些症状可能表明严重的健康问题,应尽快就医。 1.心悸 心悸通常由心脏快速而不规则地跳动导致的心律失常所致。当窦房结冲动形成异常时,会导致心跳加快或者不规律,从而出现心悸的症状。心悸发生于心血管系统,患者会感到心跳强烈而快速,有时甚至可以感觉到心跳跳动的位置和节律。 2.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可能因肺部淤血或缺氧引起,此时为了满足机体需要需增加通气量以获得更多氧气,进而引发呼吸困难的现象。呼吸困难表现为深呼吸或快速呼吸,伴有喘息声,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尤其是在活动后。 3.疲劳 由于血液循环障碍,血液无法携带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给身体各组织器官,所以会引起持续性疲劳感。疲劳感广泛分布于全身,但以四肢最为明显,伴随有乏力、倦怠等不适。 4.水肿 水肿可能是由于液体潴留引起的,这可能是循环系统衰竭的一个体征。液体潴留导致血管内压力增高,压迫周围的组织间隙,使水分渗透到这些间隙中,从而引起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下肢,尤其是脚踝和足部,随着病情进展可向上蔓延至小腿、大腿直至腹腔。 5.尿量减少 尿量减少通常是由于肾功能受损,肾脏不能有效地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导致体内液体积聚并引起血压升高。尿量减少可能导致排尿频率降低,每次排尿量也相应减少,可能伴有颜色加深和味道改变。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以评估心脏功能。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呋塞米来缓解水肿,以及改善循环的硝酸甘油。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休息,同时注意饮食调节,限制钠盐摄入,以减轻水肿症状。
循环系统衰竭症状
循环系统衰竭的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疲劳、水肿和尿量减少,这些症状可能表明严重的健康问题,应尽快就医。 1.心悸 心悸通常由心脏快速而不规则地跳动导致的心律失常所致。当窦房结冲动形成异常时,会导致心跳加快或者不规律,从而出现心悸的症状。心悸发生于心血管系统,患者会感到心跳强烈而快速,有时甚至可以感觉到心跳跳动的位置和节律。 2.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可能因肺部淤血或缺氧引起,肺部充血是左心衰竭的主要表现之一,此时由于肺毛细血管内液体增多致使组织通气与换气功能严重障碍,进而引发呼吸困难的现象。呼吸困难表现为深呼吸或快速呼吸,伴有喘息声,可发生在任何时间,尤其是在活动后。 3.疲劳 循环系统衰竭时,血液供应不足可能导致肌肉缺乏氧气和营养物质,从而引起疲劳感。疲劳感广泛分布于身体各处,但以四肢最为明显,伴随有持续性乏力的感觉。 4.水肿 水肿可能是由于血液循环受阻引起的液体潴留,这进一步加重了心脏负担,导致静脉压增高,使体内的水分滞留在组织间隙中,形成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下肢,尤其是脚踝周围,随着病情进展可向上蔓延至小腿、大腿直至腹腔。 5.尿量减少 尿量减少通常是由于肾血流量减少导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所引起的,肾脏作为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在维持体内水盐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尿量减少主要表现在每日排出的尿液量少于正常范围,可能还伴有颜色加深、味道改变等现象。 针对上述症状,建议进行血压监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治疗措施包括药物治疗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以及吸氧疗法。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休息,合理饮食,限制钠盐摄入,确保充足的水分摄入,以减轻心脏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