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是女性特有的内生殖器官之一,在盆腔中部,位于耻骨联合与坐骨棘之间。正常情况下成年女性的子宫大小一般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其位置固定,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则可能会导致上述情况。
1.位置:子宫由子宫体和宫颈两部分组成,其中子宫体较宽,位于子宫下方,呈圆形,且比宫颈厚。而宫颈呈圆柱状,位于子宫上方,因此在进行妇科检查时,医生通常会先触诊宫颈再触摸子宫。
2.形态:正常的宫体体积相对较小,可分为上部、下部两个峡部。宫底两侧隆起,称为输卵管间质部,该部位不受卵巢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变化。而在宫底部凸出的部分则被称为宫角,此部位受雌孕激素的影响,可发生周期性的增生、萎缩等改变。此外,子宫分为宫体和宫颈两部分,其中宫体又可以分为子宫浆膜层、子宫肌层以及子宫内膜三层。若患者存在先天发育畸形的情况,则可能导致双子宫、单角子宫、鞍状子宫、双角子宫等情况的发生。
3.结构:子宫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肌肉器官,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展性,除产生月经外还可孕育胎儿。
4.功能:由于体内雌激素的作用,使子宫颈黏液增多并变稠,从而有利于精子通过,进而促进精子进入子宫,并能进一步促使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内。同时,当女性怀孕后,随着胚胎逐渐生长发育,子宫也会随之增大,为胎儿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以及活动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的子宫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对于无生育要求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以清淡饮食为主,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还应定期复查,明确自身恢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