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是起源于神经上皮的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脑胶质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出现脸部水肿的情况可能是由于术中牵拉、术后颅内压增高、血流动力学改变、药物影响以及过敏反应导致。
1.术中的牵拉:在做开颅显微镜下切除脑胶质瘤时,需要将患者的头皮切掉一部分,在剥离硬脑膜的过程中会牵拉到周围的组织和结构,如动眼神经等,可能会引起暂时性的面瘫症状,从而造成颜面部水肿的情况发生。
2.术后颅内压增高:如果脑胶质瘤体积较大或者位置不好,靠近重要的功能区,比如视神经、听神经、语言中枢等,为了尽量减少对周围重要结构的损伤,手术当中可能没有完全切除肿瘤,残留部分肿瘤细胞在术后容易复发,并且残余肿瘤还会继续生长,当肿瘤压迫脑脊液循环通路的时候就会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颜面部水肿的症状。
3.血流动力学改变:对于脑胶质瘤比较大的患者来说,因为肿瘤比较大,所以会导致颅腔内容积变小,此时大脑内部的压力也会增大,进而使血液流动受到阻碍,最终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引起颜面部水肿的情况。
4.药物影响:如果患者本身存在心功能不全或者是肾功能不全等情况,则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脱水降颅压时要特别小心,因为甘露醇会引起电解质紊乱,严重情况下会造成低蛋白血症,继而引起颜面部浮肿的情况。
5.过敏反应:少数患者会出现麻醉药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血压下降、面色苍白、颜面部水肿等症状,应及时给予吸氧、催吐、建立静脉通道等处理。
建议患者及时就诊于神经外科等相关科室,完善头部CT检查、核磁共振检查等项目帮助确诊病情,然后遵医嘱选择放疗、化疗等方式辅助治疗。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