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免疫抑制剂的危害,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肝肾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皮肤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1、骨髓抑制
免疫抑制剂是一种抑制免疫反应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反复感染等疾病。但是长时间服用以后,可能会使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减少,从而引起骨髓抑制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地榆升白片、利可君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肝肾功能损伤
免疫抑制剂进入人体后,大部分会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如果患者没有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可能会加重肝脏以及肾脏的负担,从而出现肝肾功能损伤的情况。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葡醛内酯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胃肠道反应
免疫抑制剂还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服用以后可能会刺激胃肠道,从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现象。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
4、皮肤损伤
如果患者未遵医嘱按时用药,可能会使皮肤受到药物的刺激,从而出现皮肤瘙痒、长红斑等症状,甚至还会伴有皮肤溃烂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5、神经系统损伤
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受到损伤,患者通常会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免疫抑制剂,不可盲目自行用药,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身体造成损伤。如果患者服用药物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