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1项是检查什么

2023-08-16245人阅读

免疫1项一般是指免疫球蛋白IgA、IgG、IgM、IgE等,是检查体液免疫功能的项目。

1、免疫球蛋白IgA

免疫球蛋白IgA是存在于人体血清、体液中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具有抗感染、抗病毒、免疫调节的作用,也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能够帮助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入侵。

2、免疫球蛋白IgG

免疫球蛋白IgG是人体含量最多和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也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菌、免疫调节的作用,也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能够帮助机体抵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入侵。

3、免疫球蛋白IgM

免疫球蛋白IgM是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免疫球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较为早期升高,在血清中的水平最早可以出现,并且是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指标,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免疫球蛋白IgM就可以出现升高。

4、免疫球蛋白IgE

免疫球蛋白IgE是指体内的免疫球蛋白,是在I型超敏反应中出现的较早也是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介导I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抗体,也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在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湿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5、免疫球蛋白IgG

免疫球蛋白IgG是人体含量最多和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也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在感染性疾病中较为早期升高,并且是感染性疾病的特异性指标,在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湿疹、荨麻疹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中起到一定作用。

患者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建议及时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免疫七项是检查什么的

免疫七项一般指的是免疫球蛋白七项,通常情况下,免疫球蛋白七项主要是检查机体是否存在免疫功能紊乱的情况。

1、免疫球蛋白G(IgG)

免疫球蛋白G是人体含量最多和最主要的免疫球蛋白,主要参与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也是唯一能够通过人工传播的抗体。免疫球蛋白G增高常见于慢性感染、慢性肝病、免疫增殖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免疫球蛋白G降低常见于免疫缺陷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2、免疫球蛋白A(IgA)

免疫球蛋白A也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主要参与抗原抗体的免疫反应,也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也是唯一能够通过人工传播的抗体。免疫球蛋白A增高常见于免疫球蛋白A型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球蛋白A降低常见于免疫缺陷病、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

3、免疫球蛋白M(IgM)

免疫球蛋白M是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出现的特异性抗体,是机体B细胞分化成熟的浆细胞所产生,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在抗原的激发下可增强其吞噬杀菌的作用。免疫球蛋白M增高常见于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慢性肝病、免疫增殖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免疫球蛋白M降低常见于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4、免疫球蛋白D(IgD)

免疫球蛋白D也是免疫球蛋白的一种,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中的抗原抗体反应,也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也是唯一能够通过人工传播的抗体。免疫球蛋白D增高常见于IgG型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球蛋白D降低常见于IgA型多发性骨髓瘤、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5、免疫球蛋白E(IgE)

免疫球蛋白E是一种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中的抗原抗体反应,也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也是唯一能够通过人工传播的抗体。免疫球蛋白E增高常见于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免疫球蛋白E降低常见于IgA型多发性骨髓瘤、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

6、免疫球蛋白M(IgM)

免疫球蛋白M是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出现的特异性抗体,也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也是唯一能够通过人工传播的抗体。免疫球蛋白M增高常见于急性感染、慢性感染、慢性肝病、免疫增殖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等。免疫球蛋白M降低常见于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

7、免疫球蛋白A(IgA)

免疫球蛋白A是一种分泌型免疫球蛋白,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中的抗原抗体反应,也是唯一能够通过胎盘的抗体,也是唯

免疫十项检查

免疫十项通常是指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IgG、IgA、IgM等10项的血液检测项目。具体意义需要根据不同医院所使用的试剂不同而有所区别,建议患者到检验科咨询后进行选择。

1.C3:参与补体形成过程,在肝脏合成,具有重要的防御功能,是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的重要标志物之一。

2.C4:与C3一样,也是在肝内合成,主要起调节免疫应答的作用。

3.IgG:为血清中含量最高的抗体类型,具有中和病毒的能力,还能够激活补体并介导细胞介素-6(IL-6)产生。

4.IgA:属于一种分泌型抗体,可被黏膜上皮细胞表达,并分泌至消化道及呼吸道腔面,起到抗菌、抗病毒以及免疫调节作用。

5.IgM:由单个B淋巴细胞克隆产生,具有很强的亲细胞能力,常作为早期病毒感染诊断指标之一。

6.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在炎症发生时迅速升高,可用于辅助细菌性感染、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的临床诊断。

7.ALT/LTC:ALT即谷丙转氨酶,LTC即碱性磷酸酯酶,二者联合用于评价胆管阻塞的程度,若出现异常,则提示可能存在胆囊炎、胆结石等情况。

8.BILIRUBIN:俗称黄疸指数,当体内胆红素过高时会导致皮肤发黄,还可引起神经系统损伤,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9.ALP:正常情况下骨骼中的ALP释放入血较少,但当存在肝硬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肝癌等情况时,骨骼中的ALP会被大量释放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其数值增高。

10.ALP/GLO:GLB即γ-谷氨酰转移酶,主要用于评价肝细胞损害程度,两者同时升高则提示可能患有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病等疾病。

除上述常见情况外,如果想要了解机体是否存在类风湿因子(RF),还需通过RF测定来明确。此外,还包括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MAA)等其他自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