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是机体在各种致伤因素作用下,失代偿所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代谢紊乱和组织损害为中心的综合征。休克病人由于缺血、缺氧以及酸中毒等原因,可能会导致神经递质释放增多,从而影响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意识改变。
1.烦躁不安:如果出现休克的情况,会导致体内的多器官供血不足,此时身体会处于一种比较严重的状态,容易对大脑造成刺激,所以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症状。
2.面色苍白:当体内血液循环不畅时,则会影响血液正常供应,导致皮肤得不到充足的氧气以及血液供给,使局部颜色发生改变而呈为青紫色,并伴有苍白的表现。
3.四肢厥冷:因为休克时机体散热大于产热,血管收缩明显,外周血流量减少,肢体末端供血供氧差,因此表现为肢冷汗出,尤其口唇、耳垂及甲床发绀更明显,同时因体温调节中枢受抑制,末梢循环不良,皮肤表面或黏膜干燥无汗。
4.血压下降:若病情持续进展,休克进一步加重,血压则迅速下降,甚至测不出,且尿量逐渐减少,心率加快等表现。
5.昏迷:随着休克程度不断加深,严重低灌注会引起细胞缺氧,脑细胞受损,进而出现昏睡、嗜睡、躁动直至昏迷的状态。
一旦确诊为休克后应及时进行治疗,包括液体复苏、血管活性药应用、碱化血液、抗感染等处理。日常生活中应严密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