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上,颌下淋巴结肿大属于瘰疠、痰核等范畴。临床上可表现为颈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一般无明显症状或者伴随轻微疼痛感。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夏枯草颗粒、逍遥丸、消瘰丸、平肝抑瘤片、龙胆泻肝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1.夏枯草颗粒:主要成分为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乳痈肿痛等症状。若患者存在上述情况,并伴有颌下淋巴结肿大的情况,则不宜服用该药。
2.逍遥丸:由柴胡、当归、白芍、炒酸枣仁、薄荷等多种药材组成,具有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的作用。可用于缓解月经不调、头晕目眩、食欲减退、胸胁胀痛等症状。如果患者的不适症状严重时,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3.消瘰丸:主要成分包括玄参、党参、麦冬、川贝母、白术等中药材制成,具有滋阴补肾、化痰软坚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阴不足所导致的瘰疬痰核或结节,症见全身乏力、形体羸瘦、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口燥、午后低热、颧发黑或有斑丘疹者。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此药。
4.平肝抑瘤片:由重楼、黄芪、丹皮、三七、北沙参等中药材组合而成,具有滋阴补肾、宁心安神、活血通络、软坚散结之功效。对于肝郁阳亢型原发性肿瘤以及肺癌转移癌有一定的辅助作用,还可改善患者腰膝酸软、倦怠乏力、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纳差便溏等症状。但是感冒期间的患者应避免服用,以免加重病情。
5.龙胆泻肝丸:是由龙胆、柴胡、黄芩、栀子(姜制)、泽泻、木通、车前子(盐炙)、当归(酒炒)、地黄、甘草(蜜炙)等中药材组合而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主要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目赤、耳鸣耳聋、口苦、尿赤、湿热带下等症状。部分患者用药后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因此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辨证施治。
此外,还有其他多种中成药也可帮助缓解相关症状,如小金胶囊、消癥丸等。建议此类患者日常注意饮食清淡,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也不要抽烟喝酒,否则会增加身体负担,不利于疾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