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肠草为中药材名,别名为鹅管、鹅仔肠、鹅应指肠、鹅应指马管子、鹅应指马管、鹅应疯、鹅应指马管、鹅应疯马、鹅头公等。鹅肠草为菊科植物鹅肠草的干燥地上部分,味辛,性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止咳、杀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咽喉肿痛、湿热黄疸、蛔虫病、钩虫病、蛲虫病等。
1、肺热咳嗽
鹅肠草辛散苦泄,寒能清热,入肺经,既能清肺热以止咳,又能肃降肺气以平咳喘,所以可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如果患者出现肺热咳嗽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鹅肠草配合其他药物进行治疗,如黄芩、浙贝母、瓜蒌子等,可以起到清热化痰、止咳的作用。
2、咽喉肿痛
鹅肠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如果患者出现咽喉肿痛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鹅肠草配合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
3、湿热黄疸
鹅肠草苦寒,能清热,能除湿热。湿热黄疸是由于湿热邪气侵入人体,蕴结于肝胆,导致胆汁分泌异常而引起的一种病症。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鹅肠草配合茵陈、栀子、大黄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清热利湿的作用。
4、蛔虫病
蛔虫病是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或其他器官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患者可出现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鹅肠草配合甲苯咪唑、左旋咪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杀虫的作用。
5、钩虫病
钩虫病是由钩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所引起的疾病,患者可出现腹痛、腹泻、乏力、头痛、皮肤瘙痒等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鹅肠草配合甲苯咪唑、阿苯达唑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起到驱虫的作用。
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鹅肠草,避免自行使用,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使用鹅肠草后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