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肠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致病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A、B、C三群。发病急骤,潜伏期短者仅数分钟,长者可达12小时左右。临床上以突然剧烈呕吐为主要特征。
1.发病情况:本菌食物中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多见,且常为集体单位如家庭、工厂、学校等同时发病。一般不发生在寒冷季节和单人发病。
2.流行病学资料:患者均曾食用同一批号产品,而未食同一食品者不发病。常见于销售同类产品的商店、饭店、食堂等,亦可见于家庭内。发病人群以青壮年为主,儿童次之,老年人较少,男女无明显差异。发病场所大多在进食后不久,也有少数病例在进食数小时至3日后发病。发病人数与生产量无关,其发病率远高于沙门菌属所致食物中毒。
3.个人史:多数病人有暴饮暴食或大量饮酒史,部分病人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个别可出现发热。
4.实验室检查:取可疑培养物接种血平板,置于30℃孵育24h,肉眼观呈脐样凹陷,周围圆形光滑,边缘整齐,生长良好;触酶阳性,产生β-溶血素;在血琼脂上置透明圈,此乃菌落外层凝固,内层溶解所形成;在牛肉膏大豆胨琼脂平板上置黏稠小斑点,混匀,加麦芽糖铁指示剂少许,若加入胆盐则变为蓝黑色;在巧克力琼脂平板上置黏稠小斑点,混匀,放置过夜,在浊化空白处(即菌落数少)生长,其余不生长,而浊化区以外生长旺盛,这一现象称为“晕圈”反应。此外,还可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菌体分泌的β-溶血素。
5.治疗措施:主要是对症支持疗法,包括补液、洗胃、应用抗生素、抗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于严重脱水者应及时静脉补充液体,防止休克,并进行胃肠减压,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