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引起患者出现躺着胯骨疼痛的常见原因有髋关节滑膜炎、股骨头坏死、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以及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治疗上应根据不同病因进行针对性分析。
1.髋关节滑膜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在受凉等因素影响下可诱发髋关节滑膜炎症反应,导致躺下的时候出现胯骨处疼痛的症状,并伴有活动受限的表现。此类情况一般无需特殊处理,注意保暖即可逐渐缓解。
2.股骨头坏死:由于长期饮酒或者髋部创伤等原因,可能会造成股骨头血供中断或者受损,从而引发股骨头坏死,当躺在床上时,会对局部产生压迫,进而引起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对于轻度的股骨头坏死,可以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华法林钠片等药物进行抗凝治疗;而对于严重的股骨头坏死,则需要采用手术治疗,如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
3.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出现退行性改变后,刺激纤维环内的神经末梢使其发生炎性反应,导致患者出现腰部疼痛、肢体麻木等症状。如果髓核压迫坐骨神经,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屁股、大腿、小腿放射痛的情况。建议遵医嘱服用塞来昔布胶囊、美洛昔康片等非甾体类消炎药止痛,同时配合针灸、按摩等方式促进血液循环。
4.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侵犯中轴关节的全身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变部位可累及骶髂关节、脊柱、外周关节等多个组织器官。若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卧床休息时会加重对患病部位的压力,从而引起患者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等药物进行规范治疗。
5.类风湿性关节炎: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会导致患者体内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致使人体的正常细胞受到攻击并被毁坏,进而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遭受细菌侵害而引起化脓性感染,因此会出现躺着胯骨疼痛的现象。对此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后,积极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比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
除上述因素外,若是存在髋臼盂唇损伤、无菌性炎症等情况也有可能会引起此现象。若经相应治疗后,症状未得到明显改善,建议及时就医诊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着凉,以免加重原有不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