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发冷、厌食在中医属于虚症范畴,多由于先天因素或者后天失养导致。一般情况下建议患者服用温阳散寒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有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1.附子理中丸:主要由附子、白术(炒)、干姜、党参组成,具有温中健脾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肢冷便溏等症状。如果因饮食生冷而引起体寒、发冷、厌食的情况,则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该药物来缓解症状。
2.金匮肾气丸:主要成分为熟地黄、牡丹皮、山茱萸(制)、茯苓、泽泻等中药材组合而成,可以起到温补肾阳的作用,可用于改善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等情况,对于此类情况也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右归丸:为温补肾阳剂,由熟地黄、炮附片、肉桂、鹿角胶、枸杞子等中药制成,具有温补肾阳、填精补血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肾阳不足证所引起的腰膝无力怕冷、阳痿遗精、大便频数、精神不振、肢体浮肿、头晕耳鸣、身体虚弱、心烦盗汗以及食欲减退等症状。
4.其他:如理中丸、四神丸等,其中理中丸含有人参、白术(麸炒)、甘草(蜜炙)、炮姜等成分,可温中散寒、健胃宜中,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呕吐腹泻、手足不温等症状;四神丸含有木香、陈皮、补骨脂、砂仁等药材,其功效为温肾散寒、涩肠止泻,常用于治疗肾气不足所致的泄泻,还可缓解五更溏稀、食少不化、形寒肢冷的症状。
除上述几种常见的药物外,还可以遵医嘱吃金黄抱龙丸、牛黄醒脑丸等药物。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用药期间需要严格遵循医生指导,避免盲目增减剂量,以免影响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