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儿童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是什么意思

儿童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可能是正常现象,也可能是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原因引起的。

1、正常现象

血小板分布宽度是反映血小板容积大小的离散度,是由血小板的平均体积和血小板计数计算而来。如果儿童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则可能是正常现象,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

2、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由于儿童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会导致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的情况。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酚磺乙胺、氨基乙酸等药物进行止血治疗。同时,患儿也可以遵医嘱通过输血的方式进行治疗。

3、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主要是由于电离辐射、化学因素、病毒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恶性克隆疾病。由于白血病细胞分化障碍,会导致血小板减少,从而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同时,患儿也可以通过化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4、巨幼细胞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DNA合成障碍致血叶酸缺乏的一种贫血,主要是由于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导致的。由于巨幼细胞性贫血会导致造血功能异常,会出现上述情况。建议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B12、叶酸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儿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饮食的方式进行调理,适当进食富含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如猪肝、菠菜等。

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由于造血功能异常,会导致血小板减少,从而出现上述情况。患儿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来那度胺、沙利度胺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患儿出现严重出血的症状,还需要通过输注血小板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患儿的护理,避免出现感染、出血等情况。如果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儿及时就医治疗。

2023-09-22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儿童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是什么意思
儿童血小板分布宽度偏是指低血小板的分布宽度低于15%。 儿童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这种情况指的是进行电阻法的检查,血小板的分布宽度低于15%,如果是进行激光法的检查,则血小板的分布宽度低于42%,对于疾病的诊断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出现了血小板分布宽度偏低的时候,只是说明血小板的体积大小比较均一,没有特别大的血小板,也没有特别小的血小板,所以不用特别担心,可以到医院定期的进行检查,如果是血小板的计数是正常的,不需要进行特殊的处理。相反的,如果是出现了血小板分布宽度偏高的时候,需要引起注意,这种情况说明血小板的体积大小悬殊比较大,有可能见于白血病或者是脾切除术后的患者,还有可能见于一些血栓性的疾病。 临床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较低,常见于各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尤其是骨髓造血衰竭性疾病。有两种常见疾病。首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口服环孢素、康力龙等药物。同时,如果血小板数量严重减少,也可以输注血小板。或者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二是急性白血病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期。血小板数量减少,分布宽度较低。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增加血小板数量,减少骨髓抑制,改善血小板的低分布宽度。血小板分布宽度较低,应保证饮食中各种营养素的供应。我们应该多吃鸡蛋、牛奶、豆类、新鲜蔬菜、水果、海鲜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