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女性在来月经的时候出现痛经,并且通过B超检查发现有少量的盆腔积液,可能是生理性原因导致。但如果存在大量盆腔积液,则考虑是病理性原因引起,如附件炎、黄体破裂出血、宫外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1.生理性原因:由于来月经时,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盆腔内的组织充血、水肿,所以会出现少量的盆腔积液,在这种情况下属于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即可。
2.附件炎:由于不洁性生活或者细菌感染等因素,可造成输卵管和卵巢被病原菌侵袭,从而发生炎症反应,渗出物增多就会形成盆腔积液。建议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黄体破裂出血:由于剧烈运动或者是同房过于粗暴,容易刺激成熟的黄体内壁,一旦发生破裂后会引起内脏损伤,血液流入盆腹腔会诱发盆腔积液的情况。此时需要及时就医,必要时需采取手术方法止血处理。
4.宫外孕:通常指受精卵着床在子宫以外的位置,比如输卵管处,随着胚胎不断生长发育,可能会导致输卵管破裂,引发流产症状,严重者还会危及生命安全。确诊为宫外孕之后,应及时终止妊娠,可以选择甲氨蝶呤片保守治疗,也可以选择人工流产术治疗。
5.子宫内膜异位症:由于免疫系统功能紊乱以及多次做人流等因素所致,会造成子宫内膜种植到其他部位,当来月经时会使该部位出现缺血、坏死,也会产生较多的分泌物,因此会有上述表现。对此应配合医生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复方醋酸甲地孕酮片等药物治疗,若效果不佳则需行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此外,还可能与盆腔癌有关。对于盆腔积液量比较多的情况下,可以做穿刺引流,将积液抽出后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诊断。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换洗贴身衣物,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