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普唑仑对肾有损害吗

2024-11-27316人阅读

阿普唑仑一般不会直接损害肾脏,但仍需警惕潜在风险。

阿普唑仑主要经肝脏代谢,长时间服用会对肝脏产生一定毒性作用,引起转氨酶升高、黄疸等现象,因此需要关注药物对肝脏的影响。肾脏是机体的重要排泄器官,负责将体内多余的水分以及毒素排出体外,而该药物在进入人体后,会增加肾脏的代谢负担,从而诱发肾衰竭的情况发生。

长期大量使用时可能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功能异常甚至肝损伤。

若患者存在原发性高血压或慢性肾病,则应谨慎使用阿普唑仑,以减少肾损害的风险。使用期间应注意观察身体反应,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阿普唑仑
阿普唑仑,①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失眠。可作为抗惊恐药。②能缓解急性酒精戒断症状。③对药源性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理化性质
阿普唑仑
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在氯仿中易溶,在甲醇、乙醇、丙酮中可溶,在水或乙醚中几乎不溶。熔点228℃。
6药理学
阿普唑仑
本品为新的BDZ类药物,具有同地西泮相似的药理作用,有抗焦虑、抗抑郁、镇静、催眠、抗惊厥及肌肉松弛等作用。其抗焦虑作用比地西泮强10倍,作用机制可能与脑内β-肾上腺素受体有关。本品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1~2小时即可达血药峰浓度,血浆半衰期为12~18小时,2~3天血药浓度达稳态。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80%。吸收后分布于全身,并可透过胎盘屏障,乳汁中亦有药物。经肝脏CYP3A酶系代谢为活性物质α-羟三唑安定,但浓度太低无临床意义。最后自肾脏排出体外,体内蓄积量极少,停药后清除快。
阿普唑仑7适应症

①用于治疗焦虑症、抑郁症、失眠。可作为抗惊恐药。②能缓解急性酒精戒断症状。③对药源性顽固性呃逆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用法和用量

由于剂型及规格不同,用法用量请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
9不良反应

与地西泮相似,但较轻微。少数患者有倦乏、头晕、口干、恶心、便秘、视力模糊、精神不集中等。久用后停药有戒断症状,应避免长期使用。
10禁忌症

①对BDZ类药物过敏者、青光眼、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严重呼吸功能不全、严重肝功能不全者禁用。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1注意事项

①久用后停药有戒断症状,应避免长期使用。应逐渐停药,不可突停或减量过快。②18岁以下儿童应慎用。③服用本品者不宜驾驶车辆或操作机器。
12药物相互作用

参见地西泮及其他BDZ类药物。①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乙醇合用,中枢抑制作用被增强。②与肝药酶CYP3A抑制剂(如氟西汀、丙氧酚、口服避孕药)合用,可显著提高本品的血药浓度。③本品与丙米嗪、地昔帕明合用,可使后两者的血药浓度升高。④与西咪替丁合用,抑制本品的排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