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恶亲密行为可能是社交恐惧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焦虑症、精神分裂症等心理疾病。
1.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是一种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患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会出现害怕、紧张、不安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配合认知行为疗法等方式进行改善。
2.抑郁症:抑郁症是以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多考虑是遗传因素引起的,也有可能是环境因素造成的,在发病期间会导致患者出现兴趣减退、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症状。建议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另外,也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3.双相情感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发作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种心境障碍,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有关。如果父母患有此病,则子女患病的概率会明显增加。临床上一般可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充沛、睡眠需求减少、注意力分散等症状。建议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锂片、卡马西平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也可采取改良电休克治疗的方式缓解病情。
4.焦虑症:焦虑症是指在没有脑器质性损害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情况下,以焦虑情绪为主,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群。其主要症状包括心慌、胸闷、口干、出汗、手抖、尿频等。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及物理治疗等方面。其中心理治疗主要是通过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来纠正其错误观念,从而达到消除焦虑的目的;而药物治疗则是通过抗焦虑药来控制患者的焦虑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劳拉西泮片、阿普唑仑片等。
5.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重性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时期,临床可见感知觉、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涉及感觉运动、认知功能、内驱力、人际关系等多方面。患者常出现幻觉、妄想、兴奋、激动、违拗等症状。建议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氯丙嗪片、氟哌啶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也可以配合采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除此之外,上述情况还可能是因为强迫症等原因所导致,建议应及时到医院完善相关检查,根据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