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P—H畸形粒细胞见于什么病

P—H畸形粒细胞一般指的是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见于急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

1、急性感染

急性感染时,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可增多,因为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是一种白细胞,其主要功能是吞噬细菌。因此,如果身体有急性感染,通常会出现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的情况。

2、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

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如严重外伤、较大手术后、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也会增多。

3、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其发生与遗传、环境、病毒感染等有关。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骨髓中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会增多,同时会伴有白血病细胞的明显增生,外周血也会出现白血病细胞。

4、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是由于骨髓中的单核细胞恶性增生,同时抑制正常造血而引起的一种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出血等症状。同时,骨髓中的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会增多,并出现单核细胞的形态异常,细胞的染色有时会出现粗大的分叶现象。

5、恶性淋巴瘤

恶性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患者血常规检查可出现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增多的情况。

如果患者出现中性分叶核粒细胞异常增多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2023-09-01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什么病

嗜酸性粒细胞增高多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疾病。

1、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是指由过敏原引起的,主要是指人体接触到过敏原时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通常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风团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抗过敏的作用。

2、寄生虫病

寄生虫病是指寄生虫侵入人体引起的疾病,常见的寄生虫病有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等,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腹泻、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阿苯达唑片、甲苯达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皮肤病

皮肤病是指发生在皮肤和皮肤附属器官疾病的总称,常见的皮肤病有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丘疹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他克莫司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药物进行治疗。

4、血液病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的疾病,常见的血液病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淋巴瘤、白血病等,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贫血、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伊马替尼、尼洛替尼等药物进行靶向治疗。

5、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是指发生在身体内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肺癌、乳腺癌、结肠癌等,患者可能会出现局部肿块、疼痛、溃疡、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紫杉醇注射液、卡铂注射液等药物进行化疗,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进行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建议患者注意饮食清淡,可以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水果和蔬菜,如柚子、丝瓜、茄子等,保证足够的睡眠,避免熬夜,少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烤鸭等。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