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空洞症是脊髓的一种慢性渐进损伤。病因不是很清楚。病理变化的特征是脊髓中管状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灰质)和胶质细胞(非神经细胞)的增殖。它经常发生在颈脊髓。当病变累及延髓时,称为延髓空化。确切原因尚不清楚,
刘洋
2022-09-23 09:10
共1个回答
脊椎空洞症严重性因人而异 ,可能影响神经功能。该疾病是由于脊髓周围的蛛网膜下腔与脊椎骨的空洞相通,导致脊髓受到压迫或受到液体压力的影响。如果空洞较小且位置不影响脊髓,可能症状轻微或无症状。但若空洞较大或位于关键位置,可能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牛啸博
2022-08-26 20:55
共1个回答
临床工作中,脊髓空洞症就是脊髓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病变。常见反应,如节段性感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Horner综合征。不积极配合治疗,易引起功能障碍,甚至丧失。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熬夜,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至医院神经外科检查,及时给予活血化瘀
陆斌
2019-08-05 22:06
共1个回答
由于多种原因的影响使脊髓内形成管状空腔,称为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的早期症状主要有下肢无力,有时出现了不能正常走路,肢体麻木,所以对身体是有一定影响的,所以需要积极治疗。需要去医院做个核磁共振检查,如果是有脊髓空洞症,那就认为需要治疗的,
王贞彪
2019-08-29 22:32
共1个回答
此病多在20-30岁发生,曾有家族史报告,但目前尚不能确定该病一定遗传。起病较隐蔽,病程也较缓慢,经常以手部肌肉出现萎缩无力或感觉迟钝而引起注意:目前应用微创小切口,应用微创器械,治疗小脑扁桃体下疝伴脊髓空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微创手术完
蔡文胜
2019-09-14 10:36
共1个回答
脊椎空洞症一般是指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一般是比较严重的。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颅颈交界处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等原因所引起的。脊髓空洞症发病后会导致患者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营养障碍等症状,严
李常月
2021-10-31 02:50
共1个回答
脊椎空洞症的治疗可采取物理疗法、矫形外科手术、脊柱稳定化手术、脊髓减压术、脊髓电刺激、脊髓功能锻炼等方法。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包括电刺激、温热疗法、超声波治疗等方法,在专业人员
李常月
2024-02-09 18:35
共1个回答
脊椎空洞症一般是指脊髓空洞症。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脊髓变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先天性发育异常、颅颈交界处畸形、小脑扁桃体下疝等原因所引起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肢体痉挛、营养障碍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维生
查继红
2023-11-04 00:09
共1个回答
脊椎空洞症术后复发风险低。
脊椎空洞症是一种罕见的脊髓疾病,通常由于先天性异常或后天因素导致脊髓周围的空洞形成。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切除空洞并修复脊髓周围的结构。术后,患者需要定期随访和影像学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虽然复发的可能性存在
崔尚斌
2024-09-25 18:32
共1个回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