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在中医学里一般指水饮、痰湿等。湿气从大便排出有颗粒可能是脾胃功能失调引起的,也可能是脾阳虚、肝胆火旺、肾阴亏虚等因素导致的。
1.脾胃功能失调:长期饮食不当或者过度劳累可能会引起脾胃功能失调,影响运化和输布的功能,从而出现水谷不化、食少厌食等症状,并且会导致体内寒湿之邪无法正常排出体外,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2.脾阳虚:脾阳虚是指脾脏阳气衰弱,不能温煦机体,以腹泻为主要表现的一系列症候群,主要表现为肠鸣腹胀、五更泄泻、形寒肢冷等。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附子理中丸、小建中合剂等药物进行调理。
3.肝胆火旺:肝胆火旺通常与情志内伤、饮食不节等原因有关,患病以后容易导致患者出现胁肋疼痛、头晕目赤、耳鸣耳聋、口苦等症状,还可能会影响身体内的水液代谢,使体内湿气通过大小便的方式排出。此时可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等药物治疗。
4.肾阴亏虚:如果存在肾阴亏虚的情况,则会因阴液不足而无法上荣于头面、双目,进而使得眼目的滋润和视物的能力减退,同时还会伴有腰膝酸软、潮热盗汗、心烦失眠等症状,若未及时改善则可能导致上述情况发生。建议遵医嘱应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具有滋阴补肾作用的药物予以缓解。
此外,也可能与肝郁气滞、瘀血阻络等情况有关,需要到医院辨证论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时间以及合理饮食习惯,避免对病情恢复造成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