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出现吐血的症状时,可能是由于情绪激动、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肝硬化等导致。
1.情绪激动:如果抑郁症的患者存在焦虑症状,如紧张不安、提心吊胆,或者伴有敌对妄想、被害妄想等症状。此时若患者的病情加重,可能会使患者的情绪过于激动,从而诱发应激性溃疡,进而引起吐血的情况发生,并可伴随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盐酸舍曲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消化性溃疡:患有抑郁症的人群由于长期处于精神压力大、抑郁状态,容易影响到正常饮食,当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后,会进一步损伤胃肠黏膜,导致肠胃功能紊乱,继而引发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随着疾病发展,会使局部组织充血、肿胀,在剧烈活动的情况下会导致毛细血管破裂,造成吐血的现象,还会伴有反酸、嗳气、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缓解。
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多见于既往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史者,由于乙肝病毒持续复制,侵犯肝脏细胞,引起门脉高压症,导致食管胃底静脉丛壁变薄、扩张,呈串珠状、结节状或卷曲状,管径超过相应部位黏膜下层静脉丛,一旦破裂就会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大量出血时可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严重者可因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需要在医生操作下使用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同时遵医嘱应用醋酸泼尼松龙注射液抗休克,配合复方环磷酰胺片、恩替卡韦分散片等药物抗病毒治疗。
4.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通常是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炎症反应,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以及生物因素等,患病以后会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当胃部受到外力撞击时,会引起胃内小血管破裂,导致吐血现象发生。可以遵从医嘱口服胶体果胶铋胶囊、铝碳酸镁颗粒等药物治疗。
5.肝硬化: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肝脏损害,与遗传、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患病之后会导致肝脏结构异常,肝功能减退,还会影响身体内的凝血因子合成,所以会有吐血的情况发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脾切除术等方式治疗。
除上述情况以外,若是患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系统红斑狼疮等疾病也有可能会导致此症状。此时应及时前往医院的精神心理科就诊,完善问诊、精神检查等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