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上攻头顶痛即内热上攻而致头痛。内热上攻导致的头痛一般与阴虚火旺、肝郁气滞、血瘀、湿热郁蒸以及外感风寒等因素有关。
1.阴虚火旺:若患者体内有阴液亏损、滋润濡润的功能减退,或不能制阳热的现象称为阴虚,同时伴有体内火热旺盛的症状称为火旺,两者共同作用可引起一系列症状,如形体消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等,从而出现内热上攻的情况,进而会出现头痛。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当归六黄汤加减治疗,方中重用黄连以泻相火、清胃热为君药,辅以熟黄芪健脾益气、生津止渴,滋阴降火;当归补血和营,调达气血,茯苓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使邪有所去而正自复。
2.肝郁气滞:由于情志不畅、饮食失节等原因,可能会导致肝脏失去疏泄功能,进而影响到人体内的阴阳平衡,容易出现内热上攻的情况,表现为头晕目眩、急躁易怒、胁肋胀痛等症状。建议遵医嘱应用柴胡舒肝丸进行调理,该药物由豆蔻、陈皮、厚朴(姜制)、柴胡、川芎、香附(醋制)、芍药、枳壳(麸炒)、甘草组成,具有疏肝理气、解郁的功效。
3.血瘀:多是因血液运行障碍所致,通常会引起脏腑、经络等部位缺血、缺氧,并会刺激头部神经,从而引发头痛。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血府逐瘀胶囊改善,用药后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
4.湿热郁蒸:如果长期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或者经常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则有可能会导致身体中的湿气过盛,无法排出就会形成湿热之气,也会造成内热上攻的情况发生,甚至还会伴随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大便不成形、小便发黄等症状。对此应遵医嘱使用龙胆泻肝丸治疗,此药物由龙胆、柴胡、栀子(酒炙)、泽泻、车前子(盐炙)、木通、当归(酒炙)、地黄、炙甘草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
5.外感风寒:若在天气寒冷时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受到冷空气侵袭则可能诱发感冒,出现发热、恶寒、无汗、头痛等症状。此时需要遵照医嘱通过荆防颗粒治疗,该药物是由麻黄、羌活、藁本、荆芥穗、防风、柴胡、川芎、苍术等中药材组合而成,具有辛温解表的功效。
此外,从中医角度来说,还可能是肾精不足所导致,建议及时前往医院中医内科就诊并完善望诊、问诊等相关检查后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