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长时间开车时心悸心慌是怎么回事呢

杭齐陵 心血管内科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三甲
咨询

长时间开车时心悸心慌可能是高血压、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焦虑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的表现。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心血管系统异常,引起心悸、心慌等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1.高血压

长时间开车过程中,身体处于紧张状态,此时交感神经兴奋,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也会被激活,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血压持续增高会对心脏造成压力负荷增加,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强和心率加快,进而出现心悸、心慌的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进行控制,如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等。

2.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当机体缺氧时,为了满足组织器官的需求,心脏需要加强泵血以提高血液循环效率,这会导致心跳加速。长期驾驶过程中,由于久坐不动,下肢静脉回流受阻,进一步加重了下肢水肿和淤血,影响了血液回流到右心房,使右心室射血阻力增大,因此会出现心悸、心慌的现象。轻度贫血可通过饮食调整改善,重度则需遵医嘱服用铁剂、维生素B12等药物纠正贫血。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高代谢综合征,此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会引起心率加快、体重减轻等症状。长时间开车时,身体处于紧张状态,容易诱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症状,包括心悸、心慌、手抖等。甲亢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

4.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精神障碍,常表现为过度担忧、恐惧和不安,这些情绪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活跃,引起心悸、心慌等症状。长时间开车时,可能会加剧患者的焦虑情绪,从而出现心悸、心慌的情况。可遵照医生的意见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方式缓解不适症状。

5.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壁脂质沉积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甚至堵塞,影响心肌供血。当患者长时间开车时,身体处于紧张状态,此时易诱发心绞痛发作,表现为胸骨后疼痛、心悸、心慌等症状。患者可以听从医生建议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术、冠脉旁路移植术等手术方式来改善病情。

长时间开车时,应定期休息并进行适量运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同时,建议定期进行心血管健康检查,包括血脂检测、血糖检测以及心电图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心脏问题。

2024-04-10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长时间心慌心悸怎么办呢
长时间心慌心悸可以考虑药物治疗、心理行为疗法、生活方式调整等方法进行治疗。 1.药物治疗 针对心慌心悸症状,可以考虑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这类药物通过减缓心跳来缓解不适感。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心脏收缩力和频率,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适用于因交感神经兴奋导致的心悸。对于由焦虑、压力等情绪因素引起的心悸,或者存在轻度心脏病但无严重器质性病变时,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2.心理行为疗法 心理行为疗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可通过咨询师指导患者识别并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同时学习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等技巧。此方法旨在帮助患者理解心悸可能源于心理因素,学会应对策略以减轻症状。适合于因心理压力、焦虑等原因导致的心悸。对于有明显心理诱因的心悸,或伴随抑郁、失眠等症状时,心理行为疗法是有效且必要的。 3.生活方式调整 改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稳定情绪和增强体质。良好的生活习惯能提高身体素质,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心血管健康,进而减少心悸的发生。对于非疾病原因引起的短暂性心悸,如过度劳累、缺乏锻炼等,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来改善。 建议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水平,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以控制心率异常。
心悸心慌是怎么回事
心悸心慌可能是由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脏瓣膜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贫血 贫血是指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导致身体组织供氧不足,引起心跳加快以满足机体需要的情况。对于贫血患者,可以通过补充铁、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来改善贫血状况,如服用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促进新陈代谢,增加心率。这主要是因为甲状腺素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使心脏泵出更多的血液,从而提高代谢率。甲亢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抗甲状腺药进行治疗,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肠溶片等。 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内壁出现斑块而狭窄或阻塞,影响了向心脏供应血液和氧气的能力,此时为了保证心脏的血液供应,心脏会通过加速跳动来弥补血管狭窄带来的缺血状态。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方式开通堵塞的冠状动脉,恢复其正常的血流。 4.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通常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心脏为了获取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会代偿性的加强心肌收缩力并提高心率。心肌梗死患者需紧急就医,可通过冠脉造影术查看血管狭窄程度,必要时行支架植入术解除血管阻塞。 5.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会导致心脏内部的瓣膜变得不正常,使得心脏在收缩和舒张时受到阻碍,进而影响到心脏的正常工作。当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送到全身各处时,就会刺激心脏更加努力地工作,以确保血液循环的顺畅。针对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例如二尖瓣置换术、主动脉瓣置换术等,旨在替换受损的瓣膜,恢复正常心脏功能。 建议定期监测心电图、血压以及血脂水平,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高脂食物摄入过多,以免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