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倪海厦治疗脾虚湿盛

杨伟旭 中医内科
菏泽市立医院 三甲
咨询

如果出现脾胃虚弱、水湿内停的情况,则可导致患者出现脾虚湿盛的症状。此时可以前往中医院进行检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针灸、按摩等方法来进行缓解。

1.药物调理:脾虚湿盛者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或者人参健脾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2.针灸疗法:在中医上来说,任脉和足太阴脾经、足阳明胃经均有关联,而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具有补益脾胃、调畅气机的作用。因此对于脾虚湿盛所引起的腹泻、便秘等情况,可以通过针刺该穴位来改善症状。此外还可以配合其他穴位一起使用,如公孙穴、天枢穴、神阙穴等,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3.推拿:推拿即通过对人体特定部位的刺激来调整机体各组织器官的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若存在脾虚湿盛的情况时,可通过专业人员的操作对关元穴、丰隆穴等穴位进行刺激,从而起到温通经络、健运脾气的功效。

4.拔罐:拔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抽吸蒸汽等方式产生负压吸附于体表,造成局部瘀血,达到舒筋活络、行气活血、祛风散寒、除湿健脾等作用的一种疗法。若脾虚湿盛者伴有肢体沉重、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可通过拔罐的方式进行缓解。

5.艾灸:艾灸是指用艾叶制成的艾柱或艾绒,在身体需要的地方点燃,熏灼皮肤,激发经气活动,温通经脉,扶正祛邪的疗法。若脾虚湿盛者还伴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腹痛腹泻等症状,也可遵医嘱采用艾灸的方法进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治疗方法需由专业的医师进行操作,并且要在医生的辨证下用药,以免加重病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油腻、辛辣的食物,还要注意保暖,及时增添衣物。

2024-01-03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倪海厦治疗脾虚
倪海厦治疗脾虚可采取饮食调理、中药调理、艾灸疗法、运动疗法等治疗措施。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饮食调理 饮食调理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丰富的食物摄入量,减少或避免寒凉、生冷及刺激性食品。通过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来缓解脾虚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具体针对脾虚患者,可增强脾胃运化功能,提升身体免疫力。 2.中药调理 中医师会根据个体差异开具处方,患者需按医嘱服用相应中药材如党参、白术等。传统中医学认为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其功能失调则会导致气血不足、湿邪内盛等情况发生。上述药物具有健脾益气作用,能辅助改善脾虚所致不适现象。 3.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通常由专业人员操作,在特定穴位上点燃艾条进行温热刺激。此方法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力,对于脾虚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也有一定效果。 4.运动疗法 运动疗法涉及各种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周至少3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科学研究表明,规律的身体活动能够增强心肺功能、改善代谢状态并提升整体健康水平;适度锻炼有助于消耗多余脂肪积累,减轻因脾脏功能减退导致的肥胖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所有措施都需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以确保安全有效。此外,脾虚患者应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睡眠,以利于病情恢复。
倪海厦治疗脾虚湿热
倪海厦治疗脾虚湿热可采取健脾利湿、清热解毒、化湿和胃丸、参苓白术散、龙胆泻肝汤等方法。 1.健脾利湿 健脾利湿是指通过中药调理来改善脾胃功能,消除体内湿气。常用方剂有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此法适用于脾虚湿盛所致的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 2.清热解毒 清热解毒是利用具有清热功效的药材来清除体内的热邪,并且解除毒素对身体的伤害。代表方剂为黄连解毒汤。对于由湿热蕴结所引起的症状如口苦、舌苔厚腻等有效。 3.化湿和胃丸 化湿和胃丸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苍术、陈皮、半夏等,能够起到燥湿运脾、行气和胃的作用。本品可用于缓解脾虚湿盛导致的脘腹胀满、食欲减退、大便溏泄等症状。 4.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是一种补益剂,具有补脾胃、益肺气的功效,主要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肢倦乏力、咳嗽痰多、胸闷腹胀等症候群。此方适合用于脾虚湿盛证患者。 5.龙胆泻肝汤 龙胆泻肝汤主治肝胆实火上攻、下注膀胱所致的肝胆实火证,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此方适用于肝胆实火上攻、下注膀胱所致的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胁痛口苦等症。 在治疗脾虚湿热时,应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助湿生热。同时,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复脾胃功能,促进病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