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维生素D和钙片的区别

张皓 营养科
佳木斯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三甲
咨询

维生素D和钙片的区别主要包括成分不同、作用不同、吸收率不同、使用方式不同、副作用不同等。

1、成分不同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成分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而钙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辅料为糊精、淀粉等。

2、作用不同

维生素D可以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有利于骨骼的健康发育,还可以促进牙齿的健全。而钙片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钙元素,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

3、吸收率不同

维生素D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使血浆钙和血浆磷的水平达到饱和程度,有利于骨骼的健康发育,还可以促进牙齿的健全。而钙片的吸收率通常比较低,如果患者存在缺钙的情况,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钙片进行治疗。

4、使用方式不同

维生素D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给药,也可以通过皮肤接触给药。而钙片通常需要通过口服的方式用药,也可以通过口服液体的方式给药。

5、副作用不同

维生素D的副作用主要是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高钙血症,还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便秘、腹泻、口干等症状。而钙片的副作用主要是服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便秘、腹胀、口干、心律失常等症状。

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和钙片,避免自行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导致病情加重。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当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菠菜等,也可以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

2023-08-28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维生素d3和维生素d的区别

维生素D3和维生素D2的区别在于来源不同、作用不同、吸收率不同、代谢率不同、适用人群不同等。

1、来源不同

维生素D3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来源于食物,如鱼油、动物肝脏等。维生素D2是一种类固醇类维生素,主要来源于皮肤内的7-脱氢胆固醇,以及日光照射皮肤后转化而来。

2、作用不同

维生素D3可以促进人体肠道对钙的吸收,也可以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能够维持血液中钙的水平,还可以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维生素D2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增殖、分化,也可以促进肾脏对钙的重吸收,能够维持血液中钙的水平。

3、吸收率不同

维生素D3的吸收率比较高,在服用后能够快速被胃肠道吸收,可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维生素D2的吸收率相对较低,在服用后需要通过肝脏和肾脏进行代谢,吸收率大概在10%。

4、代谢率不同

维生素D3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比较快,大概在1-2个月可以代谢完毕。维生素D2的代谢速度相对较慢,可能需要2-4个月才能代谢完毕。

5、适用人群不同

维生素D3适用于患有维生素D缺乏症的人群。维生素D2适用于患有维生素D缺乏症的人群。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水果和蔬菜,比如苹果、猕猴桃、菠菜、芹菜等,可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维生素,有利于身体健康。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维生素d和维生素d2的区别?
目前认为维生素D也是一种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家族成员中最重要的成员是VD2(麦角钙化醇)和VD3(胆钙化醇)。维生素D均为不同的维生素D原经紫外照射后的衍生物。植物不含维生素D,但维生素D原在动、植物体内都存在。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有五种化合物,对健康关系较密切的是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它们有以下三点特性:它存在于部分天然食物中;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适当的日光浴足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维生素D主要用于组成和维持骨骼的强壮。它被用来防治儿童的佝偻病和成人的软骨症,关节痛等等。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通过添加合适的维生素D和镁可以有效的提高钙离子的吸收度。除此以外,维生素D还被用于降低结肠癌、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机率,对免疫系统也有增强作用。维生素D的作用机制。维生素D的前体(生成维生素D的原料)存在于皮肤中,当阳光直射时会发生反应转化为维生素D3,D3分子被运送到肝脏并且转化为维生素D的另一种形式25位单脱氧胆固醇,这种形式的效用更大。然后25位单脱氧胆固醇又被转运到肾形矿脉并在那里被转化为1,25位二羟胆钙化(甾)醇,这种形式是维生素D最有效的状态。然后维生素D将和甲状旁腺激素以及降血钙素协同作用来平衡血液中钙离子和磷的含量,特别是增强人体对钙离子的吸收能力。维生素D不应该用于血钙过高的病人,或者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偏高的人。另外对患有肾结石和动脉硬化的病人来说也必须小心使用,因为维生素D可能会引起他们的甲状旁腺疾病,削弱肾功能甚至引起心脏疾病。
维生素d和维生素d2的区别

维生素D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D2是一种维生素D的前体,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来源不同、生理功能不同、吸收率不同、缺乏情况不同、中毒症状不同等。

1、来源不同

维生素D2主要来源于动物,如鱼肝油、蛋黄等,维生素D3主要来源于植物,如麦角类、海鱼等。

2、生理功能不同

维生素D2主要促进小肠黏膜细胞对钙和磷的吸收,维持血浆钙和磷的平衡,还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分化及调节免疫功能。维生素D3主要促进皮肤细胞生长和分化,调节免疫功能。

3、吸收率不同

维生素D2的吸收率较低,在0.5%~1%之间。维生素D3则吸收率较高,可以达到97%。

4、缺乏情况不同

维生素D2缺乏常见于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主要表现为易惊、多汗、枕秃等,严重者可出现骨骼畸形。维生素D3缺乏常见于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搐症,主要表现为惊厥、多汗、睡眠不安等,严重者可出现骨骼畸形。

5、中毒症状不同

过量服用维生素D2可导致中毒,患者会出现口渴、多饮、多尿、乏力、心律失常等症状,甚至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维生素D2中毒的情况,需要及时停药,并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催吐、洗胃等治疗。维生素D3过量服用则可能会导致高钙血症,患者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甚至还会出现心律失常、高血压等情况。

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维生素D2和维生素D3,切勿私自用药,以免出现不良反应,造成病情加重。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合理饮食,可以适当进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蛋黄、动物内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