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的心情烦躁可能是由于睡眠不足、激素水平变化、心理压力过大等原因导致的。也有可能是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所致。
1.睡眠不足:若老年人长时间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下,并且睡前喝了咖啡或者浓茶等饮品,则会导致入睡困难的情况发生,从而出现失眠的现象。长期睡眠不足则容易引起老人心情烦躁不安的症状发生。建议平时要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
2.激素水平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分泌会逐渐减少,从而会出现内分泌失调的情况,也会引发情绪波动大、易怒等症状的发生。此时可遵医嘱服用屈螺酮炔雌醇片、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心理压力过大:如果老年人生活条件比较差或者是子女不孝顺等因素,可能会使老年人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出现焦虑、抑郁以及烦躁不安等情况。此时可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来缓解不良的情绪,必要时也可配合医生通过心理咨询的方式进行改善。
4.抑郁症:若老年人经常无缘无故地感到悲伤、绝望,甚至还会产生强烈的自罪感,则考虑为抑郁症的表现。患病后由于神经递质功能紊乱,所以会引起上述情况发生。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
5.阿尔茨海默病:该病多见于老年期发病,属于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情感淡漠、执行能力下降、人格改变等表现。因此当老年人患有此病时,就会出现异常的精神行为症状,比如焦虑、激越等。一旦确诊后应尽早给予干预治疗,如遵医嘱应用盐酸美金刚片、重酒石酸卡巴拉汀胶囊等药物改善临床症状。
除此之外,还可能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关。若老年人频繁出现此类不适症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后再积极配合医生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