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是一味中药,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等功效。如果使用黄芪泡水喝后出现大便次数增多的情况,则可能是饮用不当、阴虚火旺、湿热内盛等原因导致的。
1.饮用不当:由于黄芪属于温性药材,若患者长期大量地服用可能会引起上火,从而诱发便秘的症状。此时建议患者停止用药,并且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些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进行改善。
2.阴虚火旺:若患者本身存在阴液不足的情况,在饮用黄芪泡的水之后则会加重体内的阴虚症状,进而引发大便稀软、排尿异常等症状发生。此时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3.湿热内盛:由于黄芪性质偏温,若患者长期大量地服药容易滋生体内热邪,从而造成湿热内盛的情况发生。而且还会耗伤津液,进一步导致肠道失去濡润,所以会出现腹泻的表现。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改为煎剂口服,或者改用其他方剂联合应用,以达到清利湿热的目的。
4.脾胃虚弱:此外还可能与脾胃虚弱有关,主要是因为黄芪属于滋补类中药材,若患者在医生指导下过量服用,会导致身体内生湿生热,从而引起腹胀、泄泻等症状发生。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更换其他药物进行调理,如参苓白术散、香砂养胃丸等。
需要注意的是,不建议孕妇及感冒期间的人群饮用此药,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对于脾虚有积滞、消化不良者也不宜久服,以免使病情迁延难愈。若服药两周后症状仍未缓解,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