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K摄入过量的危害,主要包括引起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凝血功能障碍、骨质疏松、肝脏损伤等,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治疗。
1、胃肠道不适
如果患者未遵医嘱按时用药,可能会使维生素K中的药物成分在胃肠道内发生反应,从而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患者可以通过多喝水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硫糖铝混悬凝胶等药物进行治疗。
2、皮肤过敏
如果患者属于过敏性体质,而且对维生素K中的成分过敏,此时服用以后可能会诱发过敏反应,从而出现皮肤瘙痒、皮肤红肿等现象。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胶囊、盐酸西替利嗪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冰袋冰敷的方式进行处理。
3、凝血功能障碍
如果患者过量服用维生素K,可能会导致体内的凝血因子出现合成过多的情况,从而诱发凝血功能障碍的现象,一般会表现为鼻腔出血、牙龈出血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氨甲苯酸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治疗。
4、骨质疏松
如果患者过量服用维生素K,可能会导致体内的钙元素大量流失,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可能会诱发骨质疏松等疾病,甚至会出现骨头疼痛的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配合使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维生素D滴剂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多吃一些钙含量偏高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等。
5、肝脏损伤
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所必需的物质,如果患者长期过量服用维生素K,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导致肝脏损伤,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肝脏疾病。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双环醇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如果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要注意平时的饮食健康,尽量吃清淡类的食物,但是避免吃辣椒等刺激性的食物,也不可以吃生冷寒凉类的食物,否则会影响到身体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