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头、喉咙干涩、舌苔厚可能是阴虚火旺、湿邪困脾、肝胃不和、热毒炽盛、阳气郁结等因素导致。此时建议前往医院进行检查诊断,然后遵医嘱进行治疗。
1.阴虚火旺:多由患者体内火气较重以及阴液分泌不足引起,会导致身体失去濡养而出现上述症状,还会伴随潮热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等症状。此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2.湿邪困脾:若脾胃运化功能减弱,则容易导致水谷不得运化,从而造成津液外溢的情况发生,因此会出现此类现象,还会伴有食欲减退、大便溏软、肢体浮肿等症状。对此可遵医嘱服用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3.肝胃不和:一般是指肝失疏泄,胃失容受而导致肝胃冲逆的一类病证,由于肝主疏泄,胃主收纳运化,两者一升一降,保持平衡,如因情志失调、饮食不当、劳累过度等致疏泄失常,即可发病,表现为胃脘痛,嗳气、反酸,且伴烦躁易怒、胸胁胀满疼痛、舌红少津边裂的症状。此时需要遵从中医大夫医嘱应用舒肝健胃丸、木香顺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
4.热毒炽盛:如果经常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或者被火热之邪所伤,就会导致内生火热,进而使火热之邪在外灼伤津液,所以会感觉嘴巴、咽喉干燥,并且有较多黏稠唾液附着在口腔壁上,同时可能还会有小便短赤、尿色深黄、腹胀不适、便秘等症状。此时可以遵医嘱使用牛黄解毒片、清胃黄连丸等药物缓解。
5.阳气郁结:通常是由情志不畅,影响肝的疏泄所致,也可由长期处于寒冷环境,寒邪凝滞机体所致。患病后由于机体温煦营卫功能下降,不能温养脏腑组织,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比如舌淡胖有齿痕、舌苔白腻、口中异味、舌苔厚重、胸闷、乏力、腹泻、怕冷等。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桂附理中丸、补中益气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合理饮食,尽量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进食油腻、辛辣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还需适当运动锻炼来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