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闻 三甲
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神经内科
老年人出现无意识的哼哼的情况,可能与神经损伤、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综合征、脑梗死、心力衰竭等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
1.神经损伤:如果存在外伤导致的神经损伤,可能会引起相关区域的感觉障碍以及运动功能障碍,从而可表现为老人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发出哼哼的声音。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钴胺片、谷维素片等营养神经的药物促进恢复。
2.阿尔茨海默病:属于老年痴呆的一种类型,随着病情发展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下降,还可能出现精神行为异常,如幻觉等。当影响到大脑颞叶时,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自言自语或者哼哼的情况。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舍曲林片、利培酮片等药物治疗。
3.帕金森综合征:通常由于中风、颅内肿瘤等因素所致,会导致患者的肢体僵硬、动作笨拙,并且还会伴有声音改变,比如发出哼哼声。此类情况下可以遵医嘱服用多巴丝肼胶囊、普拉克索缓释片等药物改善症状。
4.脑梗死:若脑部血管硬化并发生堵塞,使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也会导致机体感觉障碍、运动障碍及语言功能障碍等情况。若累及言语中枢则会影响说话发音,表现出构音障碍、失语等症状。此外,部分患者还可伴随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等问题,无法正常进食进水,就会因饥饿、脱水而出现哼哼的情况。对此需要积极进行溶栓治疗,同时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凝药物辅助治疗。
5.心力衰竭:若患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会逐渐进展为心力衰竭。患病后心脏功能减退,血液在体内淤积而导致静脉压增高,致使身体多个部位水肿,包括面部、眼睑等。严重者还会导致肺泡内液体渗出增多而引发胸闷气短、呼吸不畅等不适,甚至因饥饿、口渴而发出哼哼声。对此需遵医嘱采取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措施,以控制病情进展。
除上述情况以外,若老年人合并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也可能因为情绪低落、紧张不安等不良情绪而发出哼哼的声音。此时应当及时前往神经内科、普通内科等相关科室就诊,完善体格检查、CT等检查明确诊断。平时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家属也应注意给予老年人足够的关心和爱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