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心一般是指足底,通常情况下,足底有涌泉穴、然谷穴、太溪穴、然谷穴等穴位。
1、涌泉穴
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底前部凹陷处第2、3跖骨间,约当足底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患者可以取坐位,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右涌泉穴,约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宜,可反复按压。按摩涌泉穴具有开窍苏厥、滋肾清热、降逆通络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神志不清、小儿惊风、癫痫、健忘、失眠等病症。
2、然谷穴
然谷穴位于足底部位,在足底第2、3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具有清热开窍、疏肝利胆、调理气血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口苦等病症。
3、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具有滋阴益肾、调理气血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头痛、目眩、咽喉肿痛、失眠健忘等病症。
4、然谷穴
然谷穴位于足内侧,第1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具有疏肝理气、清热利窍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肿痛、目翳、咽喉肿痛、失眠等病症。
5、然谷穴
然谷穴位于足内侧,第1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具有舒筋活络、清热除烦等功效,可以用于治疗头痛、目赤肿痛、目翳、咽喉肿痛、失眠等病症。
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针刺、艾灸等方式进行刺激,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但要注意针刺、艾灸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操作,非专业人士不要盲目尝试。建议患者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操作不当,导致身体不适。若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治疗,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