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甲酸钠有什么危害

2023-09-20366人阅读
长孙珂

长孙珂 三甲

湖北省中医院 - 内分泌科

苯甲酸钠是一种食品添加剂,一般适量食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如果过量食用,可能会对人体造成胃肠道不适、过敏反应、神经系统损伤、肝肾功能损伤、血液系统损伤等危害。

1、胃肠道不适

苯甲酸钠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如果过量食用,可能会刺激胃肠道黏膜,从而引起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2、过敏反应

苯甲酸钠是一种食品防腐剂,部分人群可能会对苯甲酸钠过敏,食用后可能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恶心、呕吐等过敏反应。

3、神经系统损伤

苯甲酸钠还具有一定的神经毒性,如果大量摄入,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出现头晕、头痛、嗜睡等症状。

4、肝肾功能损伤

苯甲酸钠需要通过肝肾进行代谢,如果过量摄入苯甲酸钠,可能会导致肝肾功能损伤,从而引起肝肾功能衰竭。

5、血液系统损伤

如果长期摄入大量苯甲酸钠,可能会导致体内的苯甲酸钠含量升高,从而导致血液系统损伤,出现皮肤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

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避免过量摄入苯甲酸钠,以免引起不适症状。如果出现上述不适症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治疗。

举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苯甲酸钠的危害
苯甲酸钠的危害包括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溶血性贫血、肝脏毒性、过敏反应以及致癌作用。 1.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是因为过量摄入苯甲酸钠会干扰神经递质的正常传递,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会导致出现嗜睡、昏迷甚至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 2.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苯甲酸钠破坏红细胞结构和功能,使其寿命缩短而引起的一种贫血疾病。患者可能出现黄疸、乏力、腰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器官损伤或衰竭。 3.肝脏毒性 肝脏毒性是由于苯甲酸钠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在肝细胞内蓄积并产生毒性效应。会引起转氨酶升高、胆汁淤积性黄疸等肝脏损害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4.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是由个体对苯甲酸钠产生免疫应答,引发I型超敏反应。常见症状包括荨麻疹、瘙痒、呼吸困难等,重症可能致死。 5.致癌作用 致癌作用是由于苯甲酸钠中的化学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具有潜在的基因毒性和间接致癌活性。可能导致增加癌症发生的风险,如膀胱癌、乳腺癌等。 若误食了含有苯甲酸钠的食品或药物,应立即就医以评估中毒程度并接受适当治疗。日常生活中需注意避免长时间或大量接触含苯甲酸钠的产品,保护自身及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