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节气怎么回事

李梁雪 全科
北海市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节气通常是指四季分布的特点,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是指春夏季节,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

一年四季都有寒暑,而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春暖花开的季节,在春季的时候,人体的阳气会逐渐增长,而阴气会逐渐收敛,此时人体的阳气会达到一个较高的峰值,从而出现春困、乏力、精神不振等症状。到了夏季,由于阳气逐渐增长,阴气逐渐收敛,人体就会进入到阴阳的平衡状态,此时人体的阳气会逐渐增长,而阴气会逐渐收敛。在这个过程中,人体就会进入到一个由热变凉的过程。因此,在春夏季节,人体容易出现困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下降、胃口不佳等症状,此时可以适当休息,喝一些温水,以缓解不适症状。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这一时期出现了身体不适的情况,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明确具体的病因,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2023-08-28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芒种节气艾灸哪里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9个节气,在芒种期间进行艾灸治疗可以选取的穴位较多,常用的有足三里穴、阴陵泉穴、太溪穴、神阙穴、天枢穴等。若期间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足三里穴:该穴位位于小腿外侧,在犊鼻下3寸的位置,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处。患者在医生指导下通过对足三里的穴位进行刺激后,能够起到健脾和胃、调补元气的功效,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帮助改善食欲不振、大便溏泄等情况。

2.阴陵泉穴:该穴位处于小腿内侧,在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适当对阴陵泉穴进行艾灸治疗,可以帮助升清降浊,从而达到缓解水肿、小便不利的目的。

3.太溪穴:该穴位属于肾经穴位,位于踝区,在跟腱的后方与跟腱连线的中点。通过艾灸的方式可以使局部气血运行通畅,进而发挥滋阴益肾、壮阳强腰的功效,适用于缓解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月经不调等多种不适症状。

4.神阙穴:该穴位位于脐窝正中,主治泄痢、便秘、水肿等病症。患者遵医嘱配合艾灸此穴位后,通常能发挥回纳五脏六腑之气的功能,辅助消除积聚于体内的水液,有助于减轻小便短少、浮肿尿多的情况。

5.天枢穴:该穴位位于肚脐两侧,是大肠经和腹壁动脉神经的交界点。若存在腹部胀满、疼痛、便秘、小便短少等问题,则可配合医生选择艾灸的方法来疏通肠道,以缓解上述异常现象。

此外,还包括关元穴、中脘穴等多个穴位。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严格按照专业医师指导操作,以免自行盲目艾灸而引起其他不良后果。日常生活中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过量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大蒜、肥肉等,以防影响疾病的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