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人没脾对人有什么影响

王向望 中医内科
沈阳武警医院 三甲
咨询

脾脏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具有造血、储血和防御的作用。如果人的脾被摘除后,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化功能减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感染以及出血等方面。

1.消化功能减退:因为脾可以起到一定的储存血液的功能,在脾切除以后这种作用会消失,从而导致体内的红细胞含量降低,进而出现贫血的情况,而且在进食之后还会引起恶心呕吐、腹部胀痛等不适的症状发生。

2.白细胞减少:脾属于一个免疫器官,当受到细菌病毒入侵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白细胞进行吞噬,所以一旦将脾切除掉以后,就容易造成体内白细胞明显下降的情况发生。

3.血小板减少:由于脾能过滤掉衰老的红细胞和部分幼稚的白细胞,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血细胞偏低的现象,严重者可引发凝血障碍,增加出血风险。

4.感染:脾作为重要的淋巴器官,能够过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如老化细胞及凋亡的红细胞、白细胞碎片等,并将其清除出循环系统外。脾切除术后因无法有效过滤上述物质,可能导致其进入血液循环而诱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胆道感染、败血症等。

5.出血:主要是由于脾脏具有滤血功能,可以过滤衰老的红细胞、白细胞等成分,同时还能合成一些止血因子。脾切除后机体不能正常地过滤这些成分,且缺乏相关止血因子,故会导致机体凝血异常,易形成淤斑、紫癜等出血倾向。

建议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麻辣烫、酸辣粉等,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的检查来明确诊断,然后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

2023-12-14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脾大对人有什影响
脾大可能导致血细胞破坏增加、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减少以及感染风险增加。 1.血细胞破坏增加 由于脾脏功能亢进导致血液回流受阻,使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在脾内滞留并被破坏。会引起全血细胞减少,从而引起外周血三系细胞数量下降,出现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2.血小板减少 脾脏肿大时会压迫脾静脉,使脾脏处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影响到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易发生出血倾向,严重者可因颅内出血而死亡。 3.贫血 当脾脏增大压迫骨髓造血组织时,会影响红细胞的产生,造成贫血。患者可能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等不适症状,长期贫血还可能导致器官供氧不足,影响其正常功能。 4.白细胞减少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脾大的时候会对白细胞进行过度吞噬,导致白细胞数值偏低。会使机体抗感染能力降低,容易诱发感染性疾病。 5.感染风险增加 脾脏是身体中重要的免疫器官之一,可以过滤衰老或受损的血细胞。脾大意味着脾脏的功能异常,无法有效清除这些异常细胞,导致感染风险增加。可能会因为免疫力低下而更容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出现发热、头痛、全身无力等症状。 若发现脾脏肿大,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人的脾大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人的脾大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受损、脾功能亢进、血细胞破坏增加、贫血以及感染风险增加。 1.免疫功能受损 脾脏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其肿大会导致免疫细胞数量和活性异常,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可能导致易感于各种病原体侵袭,使患者出现反复感染的情况。 2.脾功能亢进 脾脏具有清除衰老或受损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功能,在脾大的情况下,脾脏会过度活跃,导致血液成分被过量地清除。可引起全血细胞减少,表现为贫血、乏力、感染等问题。 3.血细胞破坏增加 脾脏作为人体的免疫器官之一,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脾大时会导致脾脏内巨噬细胞增生,这些细胞能够吞噬并破坏进入脾脏的外来物质和自身老化细胞。进一步加剧了血细胞的破坏,使得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下降,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 4.贫血 脾脏肿大时,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等原因,可能会导致造血干细胞无法正常发育成熟,从而影响到骨髓的造血功能,引起贫血的发生。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心慌、呼吸困难等表现。 5.感染风险增加 脾脏肿大可能会影响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降低对抗细菌和病毒感染的能力。此时患者的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多种致病菌的入侵,发生感染的概率增高。 脾脏肿大可能导致免疫功能受损和血细胞破坏,建议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以评估病情变化。必要时,医生可能会推荐进行脾脏活检或其他相关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
脾摘除对人的影响
脾摘除可能导致血小板增多、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增加、感染风险、凝血功能异常以及贫血。 1.血小板增多 脾脏是人体的重要免疫器官之一,具有清除衰老和病变细胞、吞噬异物、产生抗体等功能。脾摘除后,脾脏无法正常工作,导致血小板数量增加。血小板增多会使得血液黏稠度增高,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自身免疫性疾病风险增加 脾脏还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在脾脏中可发生巨噬细胞与抗原-抗体复合物的清除过程。脾切除术后,由于失去这种免疫监视作用,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概率增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可能包括疲劳、关节肿胀或肌肉疼痛等,这些症状可能会因脾切除而加剧。 3.感染风险 脾是一个重要的淋巴器官,可以过滤并清除老化及病态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同时还可以储存白细胞以备身体需要时使用。脾摘除后,其免疫防御功能丧失,易导致细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的入侵。感染可能导致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脓毒症或其他并发症。 4.凝血功能异常 脾脏能够产生多种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VIII和IX,以及抗凝蛋白C、S和Z。脾摘除后,这些凝血因子的合成减少,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凝血功能异常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等情况。 5.贫血 脾脏还有造血的功能,当脾脏被切除后,造血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引起贫血。贫血会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 脾脏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脾摘除后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生化指标,预防相关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