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脏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具有造血、储血和防御的作用。如果人的脾被摘除后,对人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消化功能减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感染以及出血等方面。
1.消化功能减退:因为脾可以起到一定的储存血液的功能,在脾切除以后这种作用会消失,从而导致体内的红细胞含量降低,进而出现贫血的情况,而且在进食之后还会引起恶心呕吐、腹部胀痛等不适的症状发生。
2.白细胞减少:脾属于一个免疫器官,当受到细菌病毒入侵时,就会产生大量的白细胞进行吞噬,所以一旦将脾切除掉以后,就容易造成体内白细胞明显下降的情况发生。
3.血小板减少:由于脾能过滤掉衰老的红细胞和部分幼稚的白细胞,因此患者可能会出现全血细胞偏低的现象,严重者可引发凝血障碍,增加出血风险。
4.感染:脾作为重要的淋巴器官,能够过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如老化细胞及凋亡的红细胞、白细胞碎片等,并将其清除出循环系统外。脾切除术后因无法有效过滤上述物质,可能导致其进入血液循环而诱发各种感染性疾病,常见有肺部感染、胃肠道感染、胆道感染、败血症等。
5.出血:主要是由于脾脏具有滤血功能,可以过滤衰老的红细胞、白细胞等成分,同时还能合成一些止血因子。脾切除后机体不能正常地过滤这些成分,且缺乏相关止血因子,故会导致机体凝血异常,易形成淤斑、紫癜等出血倾向。
建议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麻辣烫、酸辣粉等,以免加重病情。必要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的检查来明确诊断,然后遵医嘱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