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不舒引起的湿气重可以按摩太冲穴、章门穴、期门穴、足三里穴、丰隆穴等。
1、太冲穴
太冲穴位于足背部,在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处,具有平肝息风、清热利湿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肝气不舒引起的湿气重、头晕、目眩、口苦等不适症状。
2、章门穴
章门穴位于侧腹部,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具有疏肝理气、和胃利湿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肝气不舒引起的湿气重、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3、期门穴
期门穴位于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具有疏肝理气、调理冲任、清利湿热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肝气不舒引起的湿气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不适症状。
4、期门穴
期门穴位于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具有疏肝理气、调理冲任、清利湿热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肝气不舒引起的湿气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不适症状。
5、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旁开一横指的位置,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理气降逆、通经活血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肝气不舒引起的湿气重、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6、丰隆穴
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一寸,具有健脾和胃、化湿醒神、和胃利水的功效,可以用于改善肝气不舒引起的湿气重、头痛、眩晕、呕吐等不适症状。
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按摩治疗,避免自行按摩,以免因操作不当引起不适症状。如果患者病情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龙胆泻肝丸、参苓白术散等中成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