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出现体重减轻、消瘦的情况,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营养吸收障碍、消化功能下降有关。此外,还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而是由于心理因素导致的食欲不振所致。
1.胃酸分泌过多:反流性食管炎是因抗反流屏障破坏和/或下端胃体黏膜细胞释放胃酸增多所引起的食道黏膜炎症。当发生反流时,胃酸会刺激咽喉部以及食管部位,引起咽异物感、吞咽困难等不适症状,此时可影响进食量,进而使机体摄入能量减少,长此以往会导致身体发胖或者消瘦的情况。若长期存在上述情况且未及时纠正,则可能导致体重减轻、消瘦的症状加重。
2.营养吸收障碍:反流性食管炎常会引起腹胀、腹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伴随恶心、呕吐等情况。如果病情比较严重,甚至会影响正常饮食,从而不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所以会造成身体消瘦的现象。
3.消化功能下降:反流性食管炎通常会影响到正常的肠胃蠕动,而且还会导致食物堆积在肠道内不能够及时被消化,时间久了可能会形成便秘,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伤害。随着疾病的不断加重,还有可能会损伤到胰腺组织,影响体内多种酶的分泌,继而会出现食欲减退的情况,长时间如此就会消耗体内储存的能量,导致人体逐渐变瘦。
4.心理因素:部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可能担心自己的病情,害怕治疗无效,同时由于患病期间经常有胸骨后烧灼样痛,亦可影响睡眠及情绪,进一步影响食欲,最终导致体重减轻、消瘦的情况。
建议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积极就诊于正规医院的消化内科,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抑制胃酸分泌,并遵医嘱应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动力,以改善临床症状。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合理饮食,尽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如麻辣烫、火锅等,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