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饿了发抖是怎么回事中医

王明皓 中医内科
邢台市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饿了发抖,中医认为多考虑是气血不足引起的,也不排除是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肾阳虚等原因导致的,可以根据引起的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气血不足:如果患者长期饮食不当或过度劳累可能会耗伤体内气血,从而出现身体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膳食,适当吃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缓解症状。必要时也可以遵医嘱服用八珍颗粒、十全大补丸等药物进行调理。

2.脾胃虚弱:如果平时不注意饮食健康,经常暴饮暴食或者过多食用生冷寒凉类食物,容易损伤到脾胃,会出现食欲减退、腹胀、腹泻等症状。可以适当调整饮食习惯,多吃一些温热的食物进行改善,比如小米粥、山药粥等。同时还可以配合艾灸的方式进行辅助治疗,常用的穴位包括足三里穴、关元穴等。

3.中气下陷:可能是先天性发育不良造成的,发病以后会导致机体失去固摄的功能,所以会诱发上述现象。此时可以通过针刺疗法的方式进行处理,也可以通过按摩腹部等方式进行缓解。

4.肾阳虚:可能与年龄增长、房劳过度等因素有关,典型症状有肢体浮肿、畏寒怕冷、精神萎靡等。可遵医嘱使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药物进行调理,同时还应加强体育锻炼,如慢跑、打太极拳等。

5.中风:通常是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患病以后会导致颅内压增高,也会对神经造成刺激,从而出现头晕头痛的现象。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还会伴有语言功能障碍的情况。此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药物进行治疗,严重者则需要及时去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并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是低血糖、贫血等原因造成的,建议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并治疗。

2023-11-14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饿了会发抖是怎么回事
饿了发抖可能是由于低血糖、低血钙、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或糖尿病等引起的。这些情况都可能导致身体代谢异常,引起不适症状。建议及时测量血糖或电解质水平,并寻求医生帮助以确定确切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低血糖 饥饿导致食物消耗后体内葡萄糖水平下降过快,无法满足身体代谢需求,此时大脑缺乏能量供应,就会通过颤抖来增加机体对能量的需求。补充高碳水化合物食品如糖果、面包等可快速缓解低血糖状态。 2.低血钙 当人体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时,会导致血液中的钙离子浓度降低,使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从而引起抽搐和颤抖的症状。可以通过口服补钙剂或者静脉注射钙盐进行治疗。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身体活动,包括肌肉收缩。饥饿状态下,这种作用更加明显,所以会出现发抖的情况。抗甲状腺药物是常用的治疗方法,例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其敏感性降低,导致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损伤周围神经,影响肢体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饥饿时容易诱发这种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格列齐特片、格列吡嗪控释片等改善症状。 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同时关注饮食习惯,尤其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应定时进食并遵循医嘱调整饮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