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睡觉时出现心跳特别快的情况,可能是由于酒精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低血糖反应以及心脏疾病等因素导致。此时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1.酒精刺激:如果在饮酒过多的情况下入睡,可能会引起酒精的快速吸收,在大量酒精的作用下可使交感神经过于兴奋,从而加速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造成心率加快的现象发生。
2.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因为酒精中含有乙醇成分,而乙醇会转化成乙醛,当体内乙醛蓄积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继而导致患者出现头晕、嗜睡等症状。随着乙醛浓度进一步升高,会导致患者的心跳速度明显增快,甚至会出现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等现象。
3.心肌耗氧量增加:若长期过量饮酒,则会使体内的血管扩张,从而使外周阻力降低和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导致心率减慢。但是,如果在短时间内大量喝酒,则会造成心率加快,主要是由于大量的酒精会在肝脏转化为乙酸,然后通过乳酸代谢途径排出体外,此过程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所以就会使得心率较快。
4.低血糖反应:由于酒精中的主要成分是乙醇,在进入人体之后会逐渐转化成乙醛,该物质会对胰腺的功能造成影响,继而抑制消化道中淀粉酶分泌,导致机体摄入糖分不足,最终诱发低血糖反应,表现为面色苍白、出汗、手抖以及昏迷等情况,严重者还会伴随休克的症状。
5.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等疾病,此类患者在饮酒后可诱发或者加重病情,从而出现上述症状。
因此,为了自身健康着想,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饮酒,以免危害身体健康。此外,对于本身存在心脏疾病的人群而言,一旦确诊应及时接受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加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