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经常打免疫球蛋白好吗

2023-12-01310人阅读
王望

王望 三甲

开封市中心医院 - 风湿免疫科

正常人不建议经常注射免疫球蛋白。如果患者出现免疫系统缺陷性疾病时,则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

1.不好:免疫球蛋白是一种血液制品,由健康人的血浆分离提取而来,具有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但是由于其为异体蛋白,在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如发热、皮疹等不适症状。此外,长期频繁地注射免疫球蛋白还可能会影响机体自身的免疫功能,导致自身抗体产生,从而增加感染的风险。

2.好:若患者存在先天性丙种球蛋白缺乏症、多次接受放射治疗等情况,并且出现了免疫系统受损的情况,则可以遵医嘱定期接种免疫球蛋白进行改善,能够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需要注射免疫球蛋白的人群,应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注射,避免自行盲目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同时还要注意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病情恢复。

举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正常人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副作用
正常人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可能会出现注射部位红肿、发热、头痛、恶心和关节痛等副作用。如果副作用较为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尽快就医以获得适当的治疗。 1.注射部位红肿 由于个体差异,部分人群可能对乙肝疫苗产生过敏反应,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可能出现局部疼痛、瘙痒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淋巴结炎。 2.发热 乙肝疫苗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调定点上移而引起发热。通常为低热,一般不会超过38℃,但若持续高烧不退,则需警惕可能是其他感染性疾病所致。 3.头痛 接种乙肝疫苗后,身体会产生针对乙型肝炎病毒的抗体,这些抗体会刺激神经系统,从而引发头痛。头痛可能伴有眩晕或意识丧失,如果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者强度较大,则需要及时就医。 4.恶心 乙肝疫苗中的某些成分可能会刺激胃肠道平滑肌,引起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导致恶心呕吐的症状发生。患者会出现食欲减退、呕吐等不适症状,长期如此会影响营养吸收和身体健康。 5.关节痛 乙肝疫苗中含有的蛋白质分子会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释放细胞因子,这些因子作用于关节组织会导致关节发炎和疼痛。患者会出现关节僵硬、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无法正常行走。 建议密切观察自身状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日常生活中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定期进行体检。
血免疫球蛋白E高,超出正常人的七倍

血免疫球蛋白E高,超出正常人的七倍,可能是由于过敏性鼻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原因导致,患者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

1、过敏性鼻炎

如果患者吸入过敏性物质,比如花粉、动物皮毛等,可能会诱发过敏性鼻炎,从而导致免疫球蛋白E升高。患者可以遵医嘱口服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在外出时尽量佩戴口罩,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2、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通常是由于遗传、感染等因素引起的关节病变。临床上一般会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关节畸形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免疫球蛋白E超出正常人的七倍的情况。建议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甲氨蝶呤、硫酸羟氯喹等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患者也可以遵医嘱通过针灸、红外线治疗等方式进行辅助治疗。

3、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通常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患者体内会产生大量自身抗体,从而导致免疫球蛋白E升高的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布洛芬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症状严重的患者,则可以通过血浆置换、输注免疫球蛋白等方式进行治疗。

除此之外,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疾病也可能会引起免疫球蛋白E升高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查明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

免疫球蛋白就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吗

免疫球蛋白是指乙肝免疫球蛋白,并不完全是乙肝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具有抗体活性的一类蛋白质,是由浆细胞产生,可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在机体免疫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浓缩的被动免疫制剂,可通过直接与表面抗原结合,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浓度,中和并清除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主要用于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2、乙肝疫苗:乙肝疫苗是提纯的乙肝表面抗原,用于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乙肝疫苗接种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从而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

3、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浓缩的被动免疫制剂,可通过与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浓度,中和并清除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主要用于阻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4、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含有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用于预防和治疗破伤风。破伤风免疫球蛋白中的抗体可以与破伤风毒素结合,降低破伤风感染的风险。

5、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狂犬病抗体,可用于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的被动免疫。人被咬伤后,狂犬病病毒可能会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进而使人体感染狂犬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可以与狂犬病病毒抗体结合,从而阻止狂犬病病毒的增殖和传播,起到被动免疫的作用。

如果患者被动物咬伤,应及时到医院感染科就诊,通过医生视诊等检查,明确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