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补脾水是什么

吴佩 中医内科
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咨询

补脾水一般是指补脾健胃水,通常情况下,补脾健胃水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成分有党参、白术、茯苓等,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1、党参

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补脾益肺、生津养血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脾胃虚弱、口渴乏力、食少便溏等病症。但对于实火内盛、热邪等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对于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白术

白术味甘、苦,性温,归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气短、咳嗽、胎动不安等病症。对于实火内盛、热邪等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对于阴虚内热、气虚多汗等患者也不宜服用。

3、茯苓

茯苓味甘、淡,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健脾、宁心、利水祛湿、消肿的功效,在临床上常用于脾虚泄泻、心悸、失眠等病症。但对于实火内盛、热邪等患者不宜服用,以免加重病情。另外,对于脾虚、便溏等患者也不宜服用。

除此之外,还包括山药、砂仁等中药,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药物,切勿盲目用药,以免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2023-07-26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补脾上火是什么原因
补脾上火可能是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外感风寒、情志失调等原因导致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饮食不节 长期暴饮暴食、过量摄入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受损,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输布,进而出现积热上火的情况。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改善,如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等清淡食品的比例。 2.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减退,从而引起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这些不适感可能导致患者情绪紧张,进一步加重上火的症状。可选用健脾和胃类中药进行调理,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 3.气血不足 气血不足会影响身体的正常运行,使脏腑功能减弱,易出现虚火上升的现象。可通过服用补气养血的药物来缓解,比如人参归脾丸、十全大补丸等。 4.外感风寒 外感风寒会引起机体免疫反应,此时为了抵御病邪,体内阳气会相对偏盛,从而出现上火的症状。针对外感风寒引起的上火,可以使用荆防败毒散、麻杏石甘汤加减。 5.情志失调 情志失调会导致肝气郁结,久而久之就会化火上攻,灼伤津液,从而引发上火的症状。可选择疏肝解郁的药物进行调理,例如逍遥丸、舒肝解郁胶囊等。 建议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便常规以及胃镜检查,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大,有助于减轻脾虚上火的症状。
吃什么补脾
可以吃一些健脾益气的中药,如四君子丸,人参健脾丸等有效的进行补脾,或者通过食疗来进行调理,如食用山药,鲤鱼等有助于补脾。 1、四君子丸 四君子丸具有益气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方中党参甘温益气,健脾养胃;白术健脾燥湿;茯苓,健脾渗湿,白术和茯苓相配,则健脾祛湿的功效更加显著。 2、人参健脾丸 人参健脾丸具有健脾益气,和胃止泻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恶心呕吐、腹痛便溏、不思饮食、乏力。方中人参、茯苓、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山药、陈皮、砂仁健脾和胃;木香理气健脾,调理中焦气机。 3、山药 山药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食物,适当食用山药可以起到辅助健脾养胃的作用。山药中含有大量的淀粉酶,有助于脾胃的消化。对于脾虚的患者,服用山药后可以得到一定的改善,山药还有助于健脾止泻,尤其是脾虚引起的泄泻患者,食用山药后,症状会有所减轻。山药中还含有卵磷脂,可以提高机体的记忆力。经常食用山药还可以起到强身健体、延缓衰老、补脾,补肾等调节作用。 4、鲤鱼 鲤鱼具有帮助补脾健胃、利水消肿的功效。可以把鲤鱼和大米做成粥,大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的辅助功效。适当食用鲤鱼大米粥则可以帮助改善脾虚的症状,调理脾胃。 对于脾脏不好的患者,除了可以多吃一些补脾的食物来改善,还要尽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油炸,煎炸的食物,少抽烟,少喝酒,保证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