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12岁孩子后脑勺疼是怎么回事呀

李萱 小儿内科
宁波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咨询

12岁的孩子出现后脑勺疼痛的原因较多,可能与睡眠不足、头部受凉等非疾病因素有关。此外,也可能是由于神经性头痛、上呼吸道感染、颈椎病、颅内病变等因素导致。

1.睡眠不足:如果12岁孩子的学习压力较大或者看电子产品时间过长,可能会使大脑得不到充分休息而造成睡眠不足的情况,可引起一过性的后脑勺痛。建议让其适当进行按摩和热敷,并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以缓解症状。

2.头部受凉:若12岁孩子在寒冷的冬天外出时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则可能导致寒风刺激到局部血管收缩,从而诱发后脑勺部位疼痛的症状。此时需要及时增加衣物并进行热敷处理,通常能够逐渐恢复。

3.神经性头痛:该疾病属于功能性头痛,主要表现为持续性闷胀样头痛,可以发生在一侧或双侧,且多发生于头顶部、颞部以及枕部,部分患者也可出现全头部疼痛的症状。随着病情发展还可伴随恶心呕吐等症状,因此可引发上述情况的发生。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治疗。

4.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鼻窦炎等,炎症因子会刺激机体产生大量致热原,进而引起体温升高,导致血液循环加快,致使头皮中末梢小血管扩张,继而可出现头疼的现象,常伴有咳嗽、流涕等症状。对此应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药物治疗。

5.颈椎病: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主要是因椎关节骨质增生压迫了椎动脉,使其供血减少所引起的,会导致12岁孩子突然间出现头晕目眩、颈部酸痛、听力减退及耳鸣等症状,严重者还会伴随有视物模糊、偏身麻木等情况。需配合医生通过针灸、牵引等方式治疗,必要时也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除此之外,若12岁孩子存在颅内肿瘤也会引起此现象。若经调整未见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再做针对性治疗。

2024-02-18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14岁孩子后脑勺疼是怎么回事
14岁孩子后脑勺疼可能是睡眠姿势不当、枕神经炎、颈椎病、颅内压增高、高血压等原因导致的,这些疾病都可能导致颅内压增高,引起头痛。建议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原因并接受适当治疗。 1.睡眠姿势不当 不良睡眠姿势导致局部肌肉紧张、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疼痛。调整枕头高度和睡姿,必要时进行颈部按摩可以缓解不适。 2.枕神经炎 枕神经受到炎症刺激会引起后脑勺部位出现阵发性疼痛。此外还可能伴随有皮肤麻木感、刺痛感等不适症状。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以减轻炎症反应和缓解疼痛。 3.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当突出的椎间盘压迫到周围的神经根时,就会引起颈肩部以及后脑勺部位的疼痛。针对此类病症通常需要配合医生通过牵引疗法来改善病情,也可以通过针灸等方式辅助治疗。 4.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可能导致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后脑勺疼痛。降低颅内压是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禁水、利尿剂治疗、糖皮质激素等,重症需及时手术减压。 5.高血压 长期血压过高会对血管壁产生持续的压力,导致后脑勺处的血管扩张和血液流量增加,进而引起疼痛。控制高血压的关键是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如戒烟限酒、低盐饮食、规律运动等,同时服用降压药如硝苯地平片、氢氯噻嗪片等。 建议定期监测孩子的血压和睡眠质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并适量运动,有助于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针对性处理。
11岁孩子后脑勺疼是怎么回事
11岁孩子后脑勺疼可能是睡眠姿势不当、头颈部外伤、颅内压增高、偏头痛、颈椎病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睡眠姿势不当 长时间保持一个错误的睡眠姿势会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受阻,从而引起疼痛。调整睡眠姿势可以缓解疼痛。例如,使用合适的枕头支撑头部和脖子,避免过度扭曲脊柱。 2.头颈部外伤 当儿童受到外力撞击时,可能会导致软组织损伤、骨折等,引起后脑勺疼痛。对于轻度外伤,可通过冷敷来减轻肿胀和疼痛;重度则需到医院进行X光片检查以评估是否有骨折发生。 3.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可能导致脑部组织受到压迫,进而引发后脑勺部位出现持续性钝痛的症状。降低颅内压是关键治疗方法之一,常用药物包括呋塞米、甘露醇等。 4.偏头痛 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神经细胞兴奋性紊乱都可能成为偏头痛发作的原因,患者会出现搏动样剧烈头痛的情况。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可用于缓解轻至中度偏头痛引起的疼痛。 5.颈椎病 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或者不良生活习惯,导致颈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刺激周围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引起后脑勺疼痛的现象。针对颈椎病可采取牵引疗法,通过增加椎间隙宽度,减少椎间盘内压力,缓解肌肉痉挛。 建议定期进行神经系统检查、MRI扫描等,以监测病情变化。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睡姿,避免长时间低头玩手机或电脑,有助于预防相关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