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小伤口比大伤口更疼痛的情况时,可能是由于刺激面积较小、组织损伤较重、神经受损、炎症反应剧烈以及细菌感染等导致。
1.刺激面积较小:对于小伤口而言,通常是指针刺伤或者被尖锐的物品划伤。如果小伤口比较表浅,并没有达到真皮层,此时产生的刺激性相对较小,在感觉上可能不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感。而对于大伤口来说,如果创面较大,则会形成较大的创伤,从而产生较强的刺激性,所以会出现明显疼痛的症状。
2.组织损伤较重:在受到外伤之后,如果大伤口的部位出现了皮下脂肪坏死的现象,会导致局部软组织损伤程度加重,甚至还会引起严重的水肿和充血症状,也会对周围的神经造成一定的压迫,从而诱发较为强烈的疼痛现象。而小伤口一般只局限于皮肤黏膜层,因此组织损伤的程度相对较轻,疼痛症状也相对较轻。
3.神经受损:如果患者的大伤口深度比较大,可能会损伤到神经末梢,容易引发神经性的疼痛症状。但如果是小伤口则不会影响到神经末梢,所以不会出现明显的疼痛现象。
4.炎症反应剧烈:当人体受到病原体入侵的时候,比如细菌或者是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就会导致局部出现炎症反应,而且这种反应是比较剧烈的,无论是大伤口还是小伤口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
5.细菌感染:若患者的自身免疫力较低,且未做好伤口护理的情况下,就有可能会导致细菌侵入体内,从而引起感染情况发生。而在细菌大量繁殖的过程中,会对周围组织造成破坏,引起明显的肿胀、发红及疼痛等症状。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保持伤口部位清洁卫生,短时间内避免沾水,以免增加细菌滋生的概率。同时还要注意饮食清淡,适当吃新鲜水果和蔬菜,能够补充身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有利于病情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