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的阴寒通常是指寒邪。寒邪是自然界中的一种常见的外邪,也是一种致病因素,属阴气,其性质寒冷,能使人体出现一系列的病症。
寒邪的致病特点是寒性凝滞、易损伤人体阳气、寒性开泄、易伤脾胃、损伤人体筋骨。外感寒邪主要侵犯人体的表面皮肤、肌肉、筋骨,可表现为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咳嗽、咽喉肿痛、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寒邪入里可影响人体内部脏腑的气血运行,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可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症状。
治疗寒邪所致病症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辛温散寒的药物,如麻黄、桂枝、干姜、细辛、白芷等,代表方剂有葱姜汤、桂枝汤等。同时,患者还可遵医嘱通过针灸、艾灸、拔罐等方式进行治疗。此外,还可通过适当运动,如跑步、爬山、游泳等,以促进体内寒邪的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