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经不通在中医称为胃气阻滞,症状主要有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等。治疗上多以行气导滞为主,常用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针灸疗法。
一、症状
1.腹部胀满:由于胃气阻滞导致食物堆积于胃部,无法及时消化,所以会出现腹胀的感觉,并且伴有腹部胀满的表现。
2.疼痛拒按:由于胃气阻滞,影响到正常的蠕动功能,从而引起排空障碍,在进食后会导致疼痛加重,出现剧烈的腹部绞痛感,还会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3.嗳腐吞酸:由于胃肠蠕动功能减弱,导致大量食物堆积于胃内,不能够被及时地消化吸收,进而产生大量气体并不断排出体外,同时可伴随反酸的情况。
4.大便秘结:由于胃气阻滞,影响了肠道正常蠕动,使肠内容物通过受阻,继而引发大便干燥、秘结,甚至会引起排便困难等情况。
5.其他表现:除上述常见症状以外,还可能会有舌苔白腻、脉沉滑等表现。
二、治疗
1.药物治疗: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疏肝理气以及消食导滞的中药进行调理,如香附、陈皮、木香、砂仁、莱菔子、神曲、麦芽等,可以起到促进肠胃蠕动的作用,有利于改善不适症状。若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还需遵医嘱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控制病情进展,比如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
2.针灸疗法:对于因长期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胃气阻滞,可以通过针刺足三里穴、中脘穴、天枢穴等穴位的方法来进行缓解,能够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
建议日常生活中注意合理饮食,尽量避免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以免增加脾胃负担,不利于疾病的恢复。必要时需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