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抑郁症手抖该怎么办吃什么药

东方王 精神心理科
锦州市中心医院 三甲
咨询

手抖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并不是特异性的表现。如果患者出现手抖的症状同时伴有抑郁情绪、兴趣减退等,则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此时需要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

1.舍曲林:该药属于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类的抗抑郁药,能够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对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强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和特异性血清素能神经元的功能,从而发挥其改善抑郁的作用。

2.氟伏沙明:为一种新型的选择性5-HT重吸收抑制剂,具有较高的亲脂性和渗透力,可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与细胞外侧的电压门控型钠通道结合,阻断细胞外Na+内流,使细胞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而兴奋。因此可以用于治疗轻度或者中度的抑郁状态。

3.西酞普兰:是一种强效、高选择性的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通过抑制5-HT转运体(SERT)功能,增加突触间隙5-HT浓度而起作用,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4.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高度选择性的5-羟色胺受体部分激动剂,可抑制5-HT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5-HT浓度,起到稳定情绪的作用。

5.文拉法辛:是一种三环类抗抑郁药,有独特的双重作用机制,即拮抗α及多巴胺受体,抑制中枢5-HT再摄取,增强中枢5-HT活性,可用于治疗轻至重度的抑郁障碍。

此外,帕罗西汀、米氮平、阿戈美拉汀、度洛西汀、文拉法辛缓释片等均对抑郁症有一定的疗效。但具体用药需在专业医师指导进行,不可自行盲目服用。日常生活中建议适当运动锻炼身体,避免熬夜劳累,保持心情愉悦舒畅,有利于病情恢复。

2024-02-07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重度抑郁症该怎么办,重度抑郁症怎么办
重度抑郁症可以通过心理治疗、抗抑郁药、电抽搐治疗、经颅磁刺激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症状持续或加剧,建议患者及时就医。 1.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通常由训练有素的心理医生提供,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心理疗法等方法,在个体或团体形式下进行。此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对生活事件的看法及应对方式,减少负性思维模式,从而缓解情绪低落等症状。 2.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物通过调节神经递质平衡来发挥作用,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口服给药。这类药物可增加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浓度,促进其发挥正常生理作用,减轻因神经传递功能障碍导致的心境低落等问题。 3.电抽搐治疗 电抽搐治疗是利用电流引起短暂意识丧失和痉挛状态来实现的;一般每星期2至3次,持续数周至数月不等。该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纠正严重的抑郁发作状态;但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并预防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4.经颅磁刺激 经颅磁刺激是一种无创性的大脑物理刺激技术,每次治疗时间约30分钟,每周4~6次为一个疗程。该设备产生的磁场穿过头皮和头骨后作用于大脑皮层产生微弱电流,改变神经元兴奋性,具有镇静效果。 面对重度抑郁症,应首先寻求专业精神科医师的帮助,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除上述常规治疗外,建议患者还可尝试针灸治疗,以辅助缓解病情。同时,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利于稳定情绪,促进心理健康。
重度抑郁症手抖怎么回事
重度抑郁症手抖可能是由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药物副作用、焦虑症、脑血管病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 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可能导致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失衡,引起情绪低落和思维迟缓等症状。针对此病因,临床常使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进行治疗,如氟西汀、舍曲林等。 2.药物副作用 某些抗抑郁药可能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活动来缓解抑郁症状,但同时也会导致不自主运动。例如帕罗西汀可能会引起肌肉僵硬或震颤。建议调整用药方案或者咨询医生是否更换其他药物。 3.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出现心悸、出汗、颤抖等症状。可遵医嘱服用苯二氮卓类安眠药改善睡眠质量,如阿普唑仑片、地西泮片等。 4.脑血管病变 脑血管病变会影响大脑血液循环,导致局部缺血缺氧,进而诱发手部震颤。对于脑梗死引起的震颤,可遵医嘱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如盐酸金刚烷胺片、苯海索片等。 5.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引起代谢率加快,此时会出现心动过速、易激动、烦躁失眠、双手细颤等高代谢症候群。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甲状腺药物进行治疗,如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 重度抑郁症患者应定期监测心理状态变化,必要时进行心理咨询或物理治疗。建议进行头部MRI以排除潜在的大脑结构异常,以及血液中的甲状腺功能测定,以评估是否存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