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尿受什么神经控制

2023-09-18383人阅读
于扬坚

于扬坚 三甲

朝阳市第二医院 - 泌尿外科

排尿一般是受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骶髓的神经所控制。

1、交感神经

交感神经属于植物神经的一种,是人体的重要神经,可以起到支配平滑肌、心脏等器官的作用,还可以起到调节体温、散瞳等作用。交感神经兴奋时,会导致膀胱括约肌收缩,从而出现排尿的情况。

2、副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属于人体的自主神经,可以起到调节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和舒张,从而起到控制排尿的作用。

3、骶髓的神经

骶髓的神经主要是支配膀胱逼尿肌,可以起到调节膀胱逼尿肌收缩和舒张的作用。

如果患者出现排尿异常的情况,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还需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以免加重不适症状。

举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推荐
排尿控制不住是什么原因
排尿控制不住可能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膀胱炎、膀胱过度活动症、压力性尿失禁、脑卒中后遗症等疾病因素导致的,需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确定诊断并接受适当治疗。 1.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导致大脑对排尿的控制功能受损,引起尿液不自主流出。这种情况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管理,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行为疗法等。 2.膀胱炎 膀胱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黏膜炎症,炎症刺激会导致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尿失禁的情况。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等药物进行抗感染治疗。 3.膀胱过度活动症 膀胱过度活动症是由于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导致膀胱无法正常储存尿液而引起的,表现为尿意强烈且难以控制。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抑制膀胱收缩的药物,如索利那新片、盐酸奥昔布宁片等来缓解不适症状。 4.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是指在腹压增高情况下发生漏尿,多见于女性,与年龄增长、生育等因素有关。当咳嗽、打喷嚏或运动时,腹内压突然升高,超过尿道闭合能力时就会导致尿液不自主地流出。患者可以在医生建议下通过盆底肌训练、提肛运动等方式加强盆底肌肉力量,减少尿失禁的发生。 5.脑卒中后遗症 脑卒中后遗症可能导致排尿中枢受损,从而影响排尿控制。针对脑卒中的康复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排尿控制,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等。 日常生活中应关注尿液的颜色、气味以及排尿频率的变化,以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必要时,建议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等,以便及时处理相关问题。
基础胰岛素分泌受什么激素控制
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受到多种激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葡萄糖、瘦素、脂联素、胰高血糖素、皮质醇等。这些激素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体内胰岛β细胞的分泌活动。如果血糖管理出现问题或存在相关症状,建议咨询医生以获取适当的治疗方案。 1.葡萄糖 当机体摄入食物后,葡萄糖会刺激胰腺β细胞分泌胰岛素,进而促进体内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糖尿病患者需要监测血糖水平,合理饮食并按时服药以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 2.瘦素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合成的蛋白质激素,能通过下丘脑调节食欲中枢、饱食中枢及能量代谢相关神经核团,从而发挥其抑制食欲的作用。肥胖症患者应定期检测体重变化,调整饮食结构和运动计划。对于存在严重肥胖者,建议配合使用奥利司他胶囊等减肥药物进行治疗。 3.脂联素 脂联素可作为信号分子参与调节多种生理过程,包括脂肪分解、炎症反应以及胰岛素敏感性。血脂异常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 4.胰高血糖素 胰高血糖素主要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来升高血糖浓度,在应急情况下提供快速而持久的能量来源。对于有高血糖风险的人群,应避免空腹长时间高强度运动,以免诱发低血糖的发生。 5.皮质醇 皮质醇是肾上腺皮质所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具有抗炎、免疫抑制和抗休克作用。长期处于高度压力状态下的人群,可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减轻心理压力,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适当增加体育锻炼,有助于缓解皮质醇升高的情况。 针对基础胰岛素分泌,以上提及的几种激素都可能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多尿、口渴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并接受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