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点酒心脏舒服了可能是酒精刺激、心肌耗氧量减少、血管扩张等原因导致的,并不是特异性的现象,建议日常避免饮酒。
1.酒精刺激:由于喝酒后体内的酒精浓度会升高,可能会对神经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紧张和焦虑的情绪,从而达到暂时性改善心脏不适感的作用。但是不建议长期大量地喝酒,以免加重病情。
2.心肌耗氧量减少:在喝完酒之后,由于体内血液循环加快,此时心率也会有所增加,所以就会出现心肌耗氧量减少的情况,进而使患者感觉比较舒适。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不能代表心脏病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或者控制。
3.血管扩张:因为酒精进入人体之后,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进而引起血小板聚集和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概率增加。此外,还可能会影响血脂代谢,进一步诱发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因此,对于本身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而言,是不建议喝酒的。
除了上述原因之外,如果存在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情况,则可能导致局部血液流通障碍,容易引发胸闷、气短等症状。而少量摄入酒精则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减轻不适症状。若喝点酒后心脏不舒服的症状持续不见好转,还需及时就医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