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健康

老人总是感觉冷是怎么回事

杨宣 全科
忻州市人民医院 三甲
咨询

老人总是感觉冷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阳气不足、气血不足、肝郁不舒以及肾阳虚等因素所导致。建议及时前往医院的中医内科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望诊、切诊等检查明确具体原因,并积极进行治疗。

1.环境因素:如果室内温度较低或者气温比较低,未做好保暖工作,则可能会出现老人总感觉寒冷的情况。此时需要适当增加衣物,注意保暖,通常可逐渐缓解。

2.阳气不足:若患者体内阳气消耗过多,不能温养脏腑形体官窍,即可引起畏寒怕冷的症状,还可伴有腰背酸软、面色苍白等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金匮肾气丸、桂附地黄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可以有效改善不适症状。

3.气血不足:通常是由于饮食不当、失血过多等原因所致,会导致脏腑失去气血滋养,致使身体失去濡养而表现为肢体发冷、精神萎靡、头晕目眩等症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人参归脾丸、乌鸡白凤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具有滋补气血的作用。

4.肝郁不舒:由于情志内伤、外邪侵袭等因素影响,会导致肝脏的疏泄功能发生异常,进而使机体阴阳失调而导致老人出现上述情况,还会伴随情绪抑郁、胸胁胀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应用逍遥丸、加味逍遥丸等药物进行调理,此类药物能够起到疏肝解郁的作用。

5.肾阳虚: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积累损耗严重等因素引起,会导致肾脏阳气亏损,推动激发脏腑的各种生理机能低下,制约和肃降阴液的功能减退,造成寒从内生,从而会出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倦怠乏力等症状。建议遵医嘱使用右归丸、金匮肾气丸等药物进行治疗,此类药物均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有利于病情恢复。

除上述情况外,还可能与肝气郁结、中气不足等情况有关,可以通过针灸穴位的方法来做治疗,如关元穴、三阴交穴、命门穴等,配合医生将相应的穴位刺激,以达到辅助治疗疾病的目的。

2024-01-05浏览
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展开全文
相关视频
相关图文
查看更多相关图文

相关科普

相关推荐
总是感觉冷是怎么回事
总是感觉冷可能与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贫血、低血糖症等疾病有关。这些症状都可能导致身体代谢率降低,从而引起畏寒的感觉。建议患者及时就医,以便进行相关检查和确诊。 1.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产热量减少,因此会出现怕冷的症状。此外还可能伴随体重增加、疲劳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旋甲状腺素钠片进行治疗。 2.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水平下降,影响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进而引起畏寒现象。常伴有血压偏低、电解质失衡等表现。补充生理剂量的氢化可的松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如口服醋酸泼尼松片。 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自主神经系统控制身体的基本生命活动,当其功能紊乱时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这可能表现为间歇性发热或出汗障碍。一般建议遵医嘱服用谷维素片、维生素B1片等药物来改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情况。 4.贫血 贫血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器官组织供氧不足,新陈代谢减慢,产热减少,从而出现畏寒的感觉。患者还可有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纠正贫血通常需要均衡饮食,补充铁、叶酸或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必要时可通过口服硫酸亚铁片、富马酸亚铁片等补铁制剂进行治疗。 5.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指血糖浓度过低,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此时为了储存能量,以备下次低血糖发生时能快速提供能量,所以会出现发冷的现象。轻度低血糖发作时,吃些糖果、饼干等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即可缓解;重度则需及时就医通过静脉注射葡萄糖注射液的方式处理。 针对总是感觉冷的情况,建议定期监测体温变化,同时注意营养均衡,适当运动,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和抵抗力。必要时,可以到医院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血常规以及空腹血糖检测等检查,以便进一步评估病情。
老人感觉不到冷是怎么回事
老人感觉不到冷可能是身体素质好、阴虚火旺、内热等原因引起的。 1、身体素质好 如果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有适当锻炼身体,则其身体素质可能相对好,抵抗力强,因此在天气转凉或环境温度相对降低的情况下,认为自己感觉不到冷。此类患者感觉不到冷是正常现象,一般无需治疗,患者不必过于担心。 2、阴虚火旺 阴虚火旺一般是指人体阴液不能满足机体基本需求,制约阳热的能力下降,使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阳热表现出病态。其与肝肾阴虚关系最为密切,主要由过度劳累、年老久病、房事过多导致,症状以头晕、耳鸣、五心烦热、潮热、盗汗为主。因此,如果老人存在阴虚火旺的情况,则可能会由于五心烦热、潮热等症状,使老人出现感觉不到冷的情况。治疗原则是滋阴降火,可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知柏地黄丸等中成药进行治疗;或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山药、丹皮、茯苓、山茱萸、泽泻、黄柏、熟地黄、知母等中药,达到滋阴降火的作用,从而改善症状。 3、内热 肝肾阴虚内热也是中医的说法,因为人体是阴阳平衡的状态,其临床主要特征为五心烦热、午后颧红、失眠、盗汗、口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因此,如果老人存在内热的情况,则可能会出现五心烦热,可具体表现为感觉不到冷。建议老人在中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导赤散、龙胆泻肝汤、泻白散、清胃散、天王补心丹等药物进行调理,改善情况。此外,针灸治疗、拔罐治疗、放血治疗以及刮痧治疗等也有助于改善老人因内热所致的不适症状。
老人经常感冒,总是感觉后背冷

一般情况下,老人经常感冒,总是感觉后背冷,可能是由于身体抵抗力下降、受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原因引起的。

1、身体抵抗力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各个器官会出现老化,身体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如果不注意身体保暖,可能会导致寒气入侵,从而出现上述症状。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跑、打太极拳等,能够提高身体抵抗力,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胸腺肽肠溶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受凉

如果患者长期处于寒冷的环境中,并且不注意自身保暖,可能会导致身体受凉,从而出现感冒、后背发冷的情况。因此要做好自身保暖工作,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也可以使用暖水袋,通过局部热敷的方式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症状的改善。

3、慢性支气管炎

如果患者有长期吸烟的不良习惯,可能会导致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出现炎症反应,常见的症状有咳嗽、咳痰、气促等,随着病情的发展,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患者可以遵医嘱服用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能够起到止咳化痰的作用,也可以积极配合医生通过雾化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

4、肺气肿

肺气肿是指远端的气道末端的细支气管出现异常持久的扩张,并伴有肺泡壁和细支气管的破坏而无明显的纤维化,多是由吸烟、吸入有害的粉尘颗粒和气道堵塞等原因引起的,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等药物进行雾化治疗。

5、肺源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于支气管、肺、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肺动脉高压,最终导致右心室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咳痰、气促、胸闷等症状,也可能会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氢氯噻嗪、螺内酯等药物进行利尿治疗。

出现不适症状时,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后进行对症治疗。